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墓葬文物图

图一出土地址:大同深井墓

图二出土地址:呼和浩特鲜卑墓

图三出土地址:河南洛阳偃师染华墓


材料二   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北方民族活动地区出土了大量反映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辉煌的北朝文化遗址遗物,堪称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它还带来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唐盛世的诸多业绩都源于北朝。


(1)参照人物服饰,按照时序排列上述三幅北魏墓葬文物图片,说明理由并阐述其史料价值。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
2020·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覆盖城镇国有部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人的养老金、医疗费都由企业负责支付和报销,企业的压力非常大。由于中国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逐步形成了“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完全依靠传统的家庭赡养老人难以行得通。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迹象日益明显。……2000年初,有学者建议中国可以效仿国外,建立养老基金,通过资本运作,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以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建立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000年底,中央财政拨款200亿元作为第一笔基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运作,加上财政拨款……社保基金的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投资收益,截至2010年底,其累计投资收益已占社保基金权益的43.19%。

——摘编自刘仲藜等《全国社保基金的建立和初期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意义。(6分)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对日占领结束后,美日两国通过签订安全条约建立了双边同盟关系。从朝鲜战争中获得经济发展机会的日本并没有改变吉田茂制定的“重经济轻军事”的国家发展战略,日本的军事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美国的期待,驻日美军仍然在日美同盟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1957年发生的“哲拉德事件”(美军士兵哲拉德打死日本妇女的事件),使得日本民众反对驻日美军的呼声日渐高涨,艾森豪威尔政府开始重视日本政府提出的修约和调整同盟关系的诉求。1958年,美日就双方同盟关系的新框架开始进行谈判,1960年两国签订了《日美相互合作与安全条约》。从条约的内容上看,日本改变了形式上与美国的从主关系,至少可以与美国“对等”交往。美国在日本驻军仍然是合法的,美国则给予了日本对驻日美军一定的控制权,规定了驻日美军防卫日本的任务,同时删除了一些危害日本主权的规定,并将经济合作纳入了新的同盟关系中。

——摘编自孔晨旭《1950年代美日同盟关系调整:基于驻日美军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美相互合作与安全条约》签订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美相互合作与安全条约》签订的影响。(9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樊锦诗(1938年至今),国家荣誉称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获得者。1963年7月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她毅然放弃在大都市的工作机会选择了敦煌。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20世纪80年代,她带领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文物数字化,最终形成能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宝贵资源。樊锦诗还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敦煌研究院还在立法保护文物、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推广了成果。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摘编自《敦煌守望者——樊锦诗》等


(1)根据材料,概述樊锦诗为敦煌文物保护做出的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樊锦诗身上体现出来的品质。(6分)
2020-04-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网3月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2020·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覆盖城镇国有部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人的养老金、医疗费都由企业负责支付和报销,企业的压力非常大。由于中国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逐步形成了“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完全依靠传统的家庭赡养老人难以行得通。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迹象日益明显。……2000年初,有学者建议中国可以效仿国外,建立养老基金,通过资本运作,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以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建立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000年底,中央财政拨款200亿元作为第一笔基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运作,加上财政拨款……社保基金的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投资收益,截至2010年底,其累计投资收益已占社保基金权益的43.19%。

——摘编自刘仲藜等《全国社保基金的建立和初期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意义。(6分)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对日占领结束后,美日两国通过签订安全条约建立了双边同盟关系。从朝鲜战争中获得经济发展机会的日本并没有改变吉田茂制定的“重经济轻军事”的国家发展战略,日本的军事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美国的期待,驻日美军仍然在日美同盟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1957年发生的“哲拉德事件”(美军士兵哲拉德打死日本妇女的事件),使得日本民众反对驻日美军的呼声日渐高涨,艾森豪威尔政府开始重视日本政府提出的修约和调整同盟关系的诉求。1958年,美日就双方同盟关系的新框架开始进行谈判,1960年两国签订了《日美相互合作与安全条约》。从条约的内容上看,日本改变了形式上与美国的从主关系,至少可以与美国“对等”交往。美国在日本驻军仍然是合法的,美国则给予了日本对驻日美军一定的控制权,规定了驻日美军防卫日本的任务,同时删除了一些危害日本主权的规定,并将经济合作纳入了新的同盟关系中。

——摘编自孔晨旭《1950年代美日同盟关系调整:基于驻日美军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美相互合作与安全条约》签订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美相互合作与安全条约》签订的影响。(9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樊锦诗(1938年至今),国家荣誉称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获得者。1963年7月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她毅然放弃在大都市的工作机会选择了敦煌。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20世纪80年代,她带领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文物数字化,最终形成能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宝贵资源。樊锦诗还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敦煌研究院还在立法保护文物、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推广了成果。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摘编自《敦煌守望者——樊锦诗》等


(1)根据材料,概述樊锦诗为敦煌文物保护做出的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樊锦诗身上体现出来的品质。(6分)
2020-04-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网3月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4 .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历史上的重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北魏北方边患图


材料三: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



魏晋砖画烤肉图魏晋高足家具图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魏主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2)联系所学知识,除迁都外,孝文帝还进行了哪些经济和生活上的改革措施?
(3)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联系材料三加以说明。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21-10-28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东方理想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的青铜器中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1)从图1和图2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据图2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图3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什么?有何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给商鞅变法一个合理的评价。

2018-03-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同步测试卷

6 . 材料一   甘肃省放马滩出土了七幅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图,反映出统一的图例和基本的比例。其中,邹县行政区图是已知最早的行政图。湖南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描绘了长沙国南部的地理和政区状况。图中山脉坐落、山体轮廓和走向均用闭合曲线中填绘细平行线表示,是最早的科学的地貌表示方法。

——《皇舆全览图》。

材料二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建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括“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三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倶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四   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的时,出现了新生力量,就商鞅变法而言,新生力量就是平民和农民。……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全都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新法必定失败。

——摘自新浪网读书博文《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战国至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并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
2020-06-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赵武灵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 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 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 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资治通鉴>>卷三


材料二       武灵王依靠胡服骑射改革后所招募与建立的强大骑兵,在经营胡地的同时,出兵灭掉中山。史称其 时山东之国,强莫如赵(《战国策·赵策三》)。
材料三

材料四 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 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 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 1907 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概述赵武灵王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三中图一到图二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这两次改革的异同点
2017-08-23更新 | 62次组卷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赵武灵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 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 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 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资治通鉴>>卷三


材料二       武灵王依靠胡服骑射改革后所招募与建立的强大骑兵,在经营胡地的同时,出兵灭掉中山。史称其 时山东之国,强莫如赵(《战国策·赵策三》)。
材料三

材料四 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 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 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 1907 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概述赵武灵王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三中图一到图二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这两次改革的异同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