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极大地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这主要得益于下列哪项举措(     
A.“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D.“废井田,开阡陌”
2 . 《神宗实录》中“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祖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而梁启超则认为“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由此可见(     
A.神宗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天下大乱的根源
B.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符合现代潮流,具有进步意义
C.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会受到时代和立场的影响
D.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判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西方的分税制财政体制逐渐被认识和接受。民国初年,财政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但各省处于独立状态,实行封建社会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已不可能,而分税制财政体制正与共和体制相适应。1913年11月,财政部把全国的税种正式划分为国家税和地方税,“择其收入较丰者划归国家税项下”,地方税项细碎繁琐,无统一名目、制度和税率。1914年6月分税制取消。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近代史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尝试》

材料二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要“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的前提下实行分税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要逐步实行税制分流和分税制”。同年中央选择天津等九个地区进行分税制试点。1993年分税制改革被写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1994年1月1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正式实行。其主要内容有:将过去对国营、集体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大幅度调整特别目的税和地方税,税种由原来的37个减少到25个,按照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在分税制实施的最初10年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2%,其中中央收入增长17.0%,地方收入增长17.4%。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分税制实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的特点。结合两次改革的不同结果,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26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广汉语与汉字,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予以确定,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进行使用推广,禁止鲜卑语的使用。该做法
A.瓦解了士族阶层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民族交融D.激化了阶级矛盾
2022-01-21更新 | 391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鞅变法时期,实行“徕民“政策。采取优服条件招徕移民,吸引了三晋相当数量人口流入关中(下图)。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邻国版图面积不断缩小B.确立小农经济主导地位
C.解决秦国的粮食及兵源问题D.加强君权对社会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洛阳号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士族制度在洛阳地区得到了充分发展B.孝文帝改革推动洛阳经济文化的繁荣
C.因洛阳长期处于战乱,人口被迫南迁D.孝文帝下令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7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能否成功将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日本在7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中叶分别进行的两场改革都促进了国家发展。这两场改革的相同点是
A.通过削弱幕府统治加强了天皇权力B.学习他国先进经验加速了社会转型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残余D.立足本国国情大力地发展外向型经济
8 .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 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此说法的是
A.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新思想传播B.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
C.戊戌政变导致变法的措施全部被废除D.百日维新正式实现了君主立宪制度
9 . 据史籍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人“毫不通融”地“执行汉化政策”:“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指派一个委员会将118个复音姓根据音节改作单音汉姓”。这个人最有可能出身于
A.汉族B.氐族C.鲜卑族D.蒙古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失败,但作为更广阔意义的一场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改变了君主专制政体B.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
2021-01-13更新 | 179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揭阳普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