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秦朝时,各郡每年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治安情况,此即上计制度。该制度
A.意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保证了秦朝的长治久安
C.调动了地方生产积极性D.增加了秦朝的赋税收入
2020-11-24更新 | 233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统计1371~1904年间14562名进士,根据他们曾祖父、祖父、父亲的中举和入仕情况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即前三代中最高只出过生员的家庭)占49.5%;清代这一比例为37.6%。这表明当时
A.世家大族垄断着政治权力
B.社会发展严重倒退
C.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选官制度亟需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C.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
D.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说的是科举制,这一制度创立于隋唐,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曾有人对唐朝进士出身情况做出了如下统计,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A.依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
B.兼顾寒素、小姓,扩大选拔范围
C.沿袭以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D.杜绝了世代公卿、门阀恩荫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御笔”、“手诏”和“上批”是绕开政府和监督机关、由皇帝直接下达的命令。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所引用的此类命令统计,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共计109次,而宋神宗有1260次,这说明北宋中期
A.统治者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B.王安石彻底改变宋初的体制
C.中枢决策的程序性有所减弱D.监察谏议制度出现重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一些历史学家做过统计,北宋能入《宋史》的官员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这说明两宋政权
A.官员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B.加强了对士大夫的思想控制
C.统治基础得以进一步扩大D.实现了选官制度的公平公正
8 . 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情况
名称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
比例71%16%13%

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A.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B.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6位两宋121位
西汉47位4位
182位0

A.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
B.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
C.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
D.明代宰相人数减少提高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网站对数千网民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你最想生活在历史上哪个时代”。统计结果如下,你认为网民所述理由正确的是
A.穿越到魏晋南北朝尊享盛世安宁
B.回唐朝与三省长官共商国家大计
C.回到大明王朝担当宰相独揽大权
D.身处民国与邓世昌并肩大战倭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