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十三年前144年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
A.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B.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C.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D.王国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2022-09-08更新 | 923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的部分记载,由此可推知,秦当时
材料内容
制诏丞相御史:兵事毕矣,诸当得购赏贳(债)者,令县皆亟予之。令到县,县各尽以见(现)钱,不禁者,勿令巨罪。令县皆亟予之。
发繇(徭)……凡免老及敖童未傅者,县勿敢倳(使)。
县官上计执法,执法上计冣(最)皇帝所……令报言口县官。

A.不断加强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趋于强化
C.实行严刑峻法进行统治D.县政权在行政体系中的地位重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检索的历史资料,据此推测,该小组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皇帝“昧爽临朝,日宴忘餐”还是招架不了,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政府的结构中,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够在军政、庶政或监察方面大权独揽。
“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颇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感之,所以稳当。”
A.设内阁B.废丞相C.设军机处D.密折奏事
2022-02-21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职能
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国家财政
少府皇室财政

A.职分细化,制约皇权B.官员冗余,政务繁杂
C.家国同构,皇权至上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5 . 下表与元朝的行政制度有关,与空格处①②③对应的是(  )
中央机构 主要职能
主管行政
枢密院
主管监察
A.中书省、主管民族事务、监御史B.行中书省、主管民族事务、监御史
C.宣政院、主管军事、御史台D.中书省、主管军事、御史台
6 .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据下表,最适合描述中国与罗马共性的词汇是(  )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罗马统一意大利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罗马强盛时期
A.秩序与统一B.人治与法治C.扩张与稳定D.平乱与治世
2022-01-17更新 | 1144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太宗时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尚书省(左右仆射)
高宗时西台(右相)东台(左相)中台(左右匡政)
玄宗开元初年紫徽省(紫徽令)黄门省(黄门监)尚书省(左右丞相)

A.三省制只存在于唐朝前期B.中枢权力体制整体上相对稳定
C.行政权逐渐向尚书省集中D.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2022-01-03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谓汉族筑一中国,封建之制,实有功焉。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下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表


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数
秦始皇(前221年)36不详
唐开元二十八年(704年)15328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262881234
元朝12183971425

(注:州、道、路设置初期均为监察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及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特点及其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2%5%46.1%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B.察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D.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