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与殷、周相比,明显地表现为王室之器物的减少,诸侯之器物的增多。这说明当时
A.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B.地方势力的增强
C.等级观念趋于瓦解
D.冶铜技术的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武帝令诸侯王得“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并隶属汉郡;又令仕于诸王者地位低于中央所任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禁止士人和诸侯王交游。汉武帝此举旨在:
A.强化地方行政监察
B.大力限制外朝权力
C.不拘一格笼络人才
D.多管齐下维护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主要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D.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2018-10-29更新 | 438次组卷 | 87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B.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018-09-27更新 | 108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书记载,和受封者一同前往封地的人员,除其所辖的官吏、家族、亲朋外,还有周天子赏赐的奴隶。各诸侯国居民在族属上虽仍以周人为主,但已发生很大变化。这表明
A.分封制已无法维护周政权B.西周分封制有顽强生命力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形成D.封国制度有利于民族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初,各种人才选拔考试都由吏部主管,考取后又由吏部授官。开元二十四年(736),贡举权由吏部转入礼部,考选与叙用分署执掌。这一改革有助于
A.选拔素质更高的人才B.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
C.平衡考试管理的权限D.削弱唐朝宰相的权力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第一,身份地住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就一直在流动中,而且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社会、文化问题。

——摘编自姜义华《“自信”的根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
A.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
B.“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
C.“君权神授”思想萌芽
D.“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
2018-04-24更新 | 244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绵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明代表性青铜祭祀用品,四羊造型寓意善良知礼,外柔内刚。这反映了当时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
B.家畜养殖丰富经济生活
C.礼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清初,为了沟通中央和边疆的联系,清廷特设理藩院进行专管,同时又派将军、都统大臣等官员,驻扎各地,代表朝廷统筹全局,监督中央政令的推行。而一般民刑事务,如编审人丁、征收赋税等,都由经朝廷任命的所在民族头领,或土官、土司自行管理。在制度上,清政府也多依据各民族的传统,保留其原有制度,如蒙古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和新疆维吾尔族中实行的伯克制。在蒙藏等地区,清政府特规定:凡喇嘛寺庙、僧徒得登记注册,包括班禅在内的各大喇嘛转世,需经清廷认可才算有效。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摘编自白钢总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管理边疆民族地区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简析清朝管理边疆民族地区政策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