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钱穆认为汉末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制度自亦无从推行,朝廷用人没有标准,曹操以陈群为吏部尚书,始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曹家能得天下与此制度有很大关系。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
A.建立了曹魏的统治基础B.加强了曹魏对地方的控制
C.有利于选拔到杰出人才D.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
2021-12-04更新 | 568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皇帝便只有偷懒,把政权交付与内阁,内阁慢慢地重起来。不过内阁权虽重,而他们的官阶还是低,仍只五品……所以明代内阁大学士,就官制论,绝不能和汉唐宋的宰相地位相比论。”材料认为明代内阁
A.由前代宰相演变而来B.地位受皇帝素质左右
C.具有权重职轻的特点D.标志皇权强化至顶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国古代对检察官任职有严格要求,如宋代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化视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这些规定都着眼于
A.保证监察官的素质B.扩大监察机构的权力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防止监察官腐败产生
2021-08-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纵观几千年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走向,无外乎“封建”或“ 郡县”两大基本框架。而汉高祖刘邦则对二者都抱有特殊的感情而难以取舍,其结果是
A.成功解决了血缘与政治的关系B.未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C.在制度创新方面遭到彻底失败D.维护了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2021-08-25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秦始皇死后最小儿子胡亥继位B.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长孙继位D.清朝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6 . 在元代,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省,这样,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此法被广泛运用于元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其根本目的是
A.使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相适应B.以犬牙之势防止地方割据
C.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协调发展D.便于军事上控制川陕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辨析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右图为我国秦朝疆域图,该图可直接用于研究秦朝的
A.交通发展与风俗变迁B.地方行政与民族关系
C.国家统一与文字演变D.文明扩散与民族关系
2021-08-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1-03-02更新 | 509次组卷 | 54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力愈发扩大,他们自行任免下属文武官员,地方官吏几乎成了节度使的家臣,士兵几乎成了节度使的私家武装。节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继任,或由部下接班。朝廷委派的继承人选往往无法立足,朝廷也无可奈何。史学界对以上现象称之为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朋党之争D.五代十国
2021-01-21更新 | 445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南朝梁武帝时不设中正官,规定士人“不通一经不得为官”。并建立国学,招生不限贵贱。还出现“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虽是“寒门后品”都可以“随才试吏”。梁武帝的改革
A.使儒学地位有所下降B.使门阀士族政治衰落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为统一奠定人才基础
2020-11-19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