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唐代科举考试策问的部分试题描述。据此可知,唐朝科举考试
社会现象试题描述
安史之乱后.落镇割据成为唐代政治的棘手问题主考官元结问进士,“其策安出,子其昌言”
中唐以后,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被打破进士考试时,考生须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
780年实行两税法后,唐代社会出现“钱重物轻”的现象李翱在《进士策问二道)中要求考生提出具体的对策
A.命题遵循经世致用原则B.选才标准趋向公平合理
C.士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2 . 下表是秦朝至唐太宗时期各阶段的地方行政区划数量表(单位:个),据此可知
时代郡(国)
481000余
西晋191711232
北周与陈2636171562
隋文帝时300余约1500
隋炀帝时1901255
唐太宗时10300余1500余
A.县制是封建国家地方治理的基础B.政权更迭不利于有效的基层治理
C.魏晋南北朝的行政档案保存最好D.隋唐的节度使制度危害中央集权
2021-01-08更新 | 796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不同时期有关郡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年代

记述

赵襄子二十三年(前453年)“魏有西河、上郡,以为戎界边”
赵武灵王时(前325—前299
年)
“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而置云中、
雁门、代郡”

燕昭王时(前311—前279年)
燕将秦开驱逐东胡。燕“置上谷、渔阳、
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
秦遣蜀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设置
黔中郡
A.郡的设置是为巩固国防需要B.楚是设置郡最晚的诸侯国
C.秦国助赵国与燕国设置郡D.各诸侯普遍推行郡县制
4 . 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周王推崇薄葬
C.贵族阶层开始没落D.墓葬制度完善
2020-09-09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9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
汉武帝时“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
昭帝、宣帝时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时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A.地方行政机构发生变化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6 .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民比例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期西汉唐高宗时元成宗时清康熙前期
全国人口(丁)5959万5238万5816万2459万
官员7500人13465人22500人27000人
官民之比1:79451:39271:26131:911
A.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例
B.官员增加大大推动了廉政建设
C.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
D.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
北宋(71)南宋(62)
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
此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018-06-09更新 | 10861次组卷 | 16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必修一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8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观点作者、出处
“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予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A.诸侯推举启为帝
B.禹直接传位于启
C.启最终继王位
D.益最终被启所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监察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摘自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台了多部反腐败法案(见下表),对加强对公务员的制约与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律名称主要内容
《政府道德法》规定政府官员必须建立个人及亲属财产申报制度,并对其离职后的从业行为作了详细规定
《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要公开、平等选拔政府官员及政府雇员,必须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不协从舞弊等
《监察长法》规定监察长办公室是独立监督机构,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
《阳光下的政府法》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

——摘自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反腐败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反腐的特点,并指出美国的反腐措施与古代中国反腐举措的共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上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为辅,无弟然后传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丧服小记》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桓公二年》
“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春秋左传》

A.宗法制体现了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B.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
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大的特征
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