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1 . 据下表可知,这些方位观念
周人的方位观念出处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左昭右穆”左祖右社”《周礼》
“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尊省西向,卑省东向"《礼记》
“内诸夏外夷狄"《公羊传》

A.体现了王政的神权色彩B.反映周人严谨的地理意识
C.规制了周朝的政治秩序D.表明西周已形成地缘政治
2021-10-1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所示是甲骨文中“天”“帝”“王”三字的写法及释义。据此可推知,商代
甲骨文今文释义
在甲骨文写法中,“天”字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上面是人的头,“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其本义是“人的头顶”,后引申为万物的主宰
“帝"字在甲骨文中字形像木头架起燃烧的样子,表示祭祀最高天神的痧祭
“王"字在甲骨文中为斧钺之形,当时斧钺是礼器,象征王者的权威

A.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B.祭祀对贵族政治影响比较大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宗教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2-04-17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九)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为唐代各道科举人才分布表,据此可知
关内
河南
河北
河东
淮南
山南
江南
岭南
剑南
陇右

21328
初唐49444129125422188
中唐6149503431127411250
晚唐334620161427138
合计145140114815717131133584
A.北方地区始终是唐代科举人才的主要分布地
B.唐代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始终呈增长趋势
C.中唐时期各地科举人才均超过了初唐的水平
D.晚唐科举人才数量下降是科举制衰落的体现
2021-11-18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是察举制与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比较,据此可知
察举制科举制
重视整体素质强调知识才能
长官举荐,“他荐”自由报考,"自荐"
“人、门兼美”“取士不同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窗”
A.选拔标准由学识才能逐渐演变为世家门第
B.选拔方式由地方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C.选拔形式趋向自由化,形式日益松散
D.体现绝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2021-11-12更新 | 827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一模(11月)历史试题(选考)
5 . 下表是关于启继位的相关记载,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蕴(当时一部落的首领),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战国策·燕策一》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晋书·柬暂传》益干启住,启杀之

A.启因继承王位攻击益B.禹反对王位世袭
C.益反对将王位传给启D.支党支持启继位
6 . 下表是先秦文献的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
A.政治行为带有神秘性B.《尚书》具有重德和重实际特点
C.君权神授的合理性D.朴素人文主义精神的萌芽
2022-01-0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卷(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表明西周
类别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
城墙高度九雉(每雉为一仗)七雉五雉
南北道路的宽度宽九轨(九辆车的宽度)宽七轨宽五轨

A.合理的城市规划B.突出建筑的礼制观念
C.合理的分封制度D.城邑建筑的政治意义
2021-11-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数次东巡,每次都立碑刻石,下表为部分碑文节选。
秦灭六国原因《之罘刻石》: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熊,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秦王朝的统治《碣石刻石》∶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秦始皇的形象《东观刻石》∶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
A.论证秦朝统治的合法性B.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
C.强调秦灭六国的正义性D.塑造和强化政治认同
2022-03-13更新 | 983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反映了秦汉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文献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A.秦汉时期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B.秦汉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管理
C.秦朝时开创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D.秦汉时期地方的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2022-03-11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秦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简表。表中变化反映出秦汉时期(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生了异变
B.区域民族关系走向了缓和
C.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加强
D.中国辽阔的版图基本奠定
2021-10-1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