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如图是明清时期的权力空间布局示意图,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乾清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养心殿50米,几乎形成一条直线,同时也暗含了一条隐秘的政治轴线。这条“隐秘的政治轴线”是指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行政中心逐渐北移D.官员地位不断提升
2020-09-03更新 | 717次组卷 | 39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2020-07-01更新 | 500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20-05-20更新 | 1204次组卷 | 9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嘉靖、万历年间,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此时,阁臣不仅朝位班次居六部之上,而且非才望出众的尚书、都御史,无资格推补入阁。其五大主要职掌为票拟章奏、书写诏旨、奏议朝政、封驳帝命、保荐人才。结合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对明代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内阁大臣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B.内阁名义上可以节制六部
C.内阁职权变化取决于皇权的需要D.明代的政治因此日益清明
2020-03-31更新 | 916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初废除丞相后,一切中央大权集中到皇帝,但是保留了前代“廷推”、“廷议”的传统。重要官员由六部长官等中央官员及巡抚、总督等开会公开推举,各部不能决定的大事,由中央各部长官“廷议”公决。这说明
A.明朝政治制度相比前代大大退步
B.官制调整使得中央决策更加完善
C.废除丞相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
D.中国古代有集体决策的民主传统
2020-02-16更新 | 253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图是著名的雁塔题名帖的一部分。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雁塔题名”是历代进士及第的代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雁塔题名”者获得了当官的资格B.唐玄奘影响了科举制的发展
C.慈恩寺是政府为科举而兴建的寺院D.科举制最早用考试法选拔官员
2020-01-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之后门第观念逐渐弱化。五代时期,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门第的等级观念消失B.民族交融改变世人婚姻观
C.世家大族的地位开始上升D.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习俗
2020-01-17更新 | 229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5478次组卷 | 5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六字方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的主要内涵是
A.疆土辽阔、臣民众多B.刑法严苛、文化专制
C.统一车轨、交通发达D.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