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C.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
2019-04-15更新 | 344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C.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2018-12-02更新 | 930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弹劾机构是御史台,共有23名官员。长官是御史大夫一人(从三品)御史中丞二人(正五品)。他们既是御史台的行政长官,也是纠察百官的具体执行者。其下属有三院:一,台院侍御史四人(从六品下),负责与上诉弹奏、审理案件相关的各类事项。二,殿院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上),负责监察朝廷礼仪制度方面的违规行为察院监察御史十人(正八品上)。比较台院和殿院,察院的职权范围最为广泛,上至中央宰相,下至地方州县长官,均在其监察范围内。

——摘编自《唐史论丛》

材料二 明朝将中央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下设13道监察御史,共10人,负责具体监察工作。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但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其权力比一般巡按御史要大,有“便宜从事”之权。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

——摘编自《明史·职官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监察机构设置上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明代监察机构的主要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的主要效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元代秤锤上铸(刻)的铭文,除使用汉字外,还铸有回鹘蒙文、八思巴(藏族宗教首领)文和波斯文等三种文字。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元代
A.城市繁荣,人口众多
B.文化发达,泽被东西
C.疆域辽阔对外开放
D.民族融合,社会和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
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
B.德治思想逐步形成
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
D.对天的认识理性化
2018-08-21更新 | 1479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所谓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就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央的权力结构中将群臣的权力集中于皇帝。这样就形成“惟以一人治天下”的局面。的确到了清代,无论是皇权的专制还是中央集权的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清朝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并分析其主要不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在中央设都察院,后升为正二品衙门,集纪检、组织、公安、司法职能于一身。为了监察中央六部的活动,还创立了六科给事中,并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明朝监察制采取“以卑临高”的制约机制,赋予监察文武百官的大权,有事可以直除天子。监察官的选拔非常严格,非进士不能录用,使监察官的职位显得十分尊崇,升迁也非常快。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

明代监察制度只赋予监察官“弹劾权”,对贪官的惩治取决于皇帝的好恶与喜怒,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衰败,最终沦为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争权夺势、党同伐异的工具,从而失去了澄清吏治的制衡作用。在明世宗嘉靖至明神宗万历的近百年间,无论是监察官还是被监察的廷臣,都高举着效忠皇上与反腐败的大旗,相互攻讦,形成了东林、齐、楚、浙四党交恶和内阁、吏部与言官三足鼎立的局面。

——摘编自赵刚《制度不是万能的——杂谈朱无璋反腐败和明朝的监察制度》

材料二 西方监察专员制度发端于1809年,是一个由宪法或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或国会决定的、由一个独立的高级官员负责的办事机构。监察专员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改进公共行政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后因保护人权、反腐败等需要,监察专员逐渐向地方政府、国际组织、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大学扩展。监察专员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监察专资采取非司法方式解决行政机关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行政争端;二是监察专员通过约束政府权力,弥补司法系统对行政权约束的不足;三是监察专员通过为普通公民提供及时救济,保护公民的相关权利。监察专员制度逐渐与各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合流,成为各国加强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新华《西方监察专员制度对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监察专员制度的主要功能。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两种监察制度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2018-06-01更新 | 57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面为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图中政事堂为宰相的议事办事处。政事堂的设置旨在

A.提高决策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
C.防止大臣专权D.分割宰相权力
9 . 回顾17~19世纪的历史不难看到,当资本主义代议制政治制度在欧美逐渐得到普遍认可的时候,中国却通过设置军机处等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出现这种反差的根源是
A.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B.欧美管辖下的是公民,清政府管辖下的是臣民
C.欧美等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
2018-05-08更新 | 1982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零班、培优、补习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贵族竞相追逐利禄
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
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
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2018-05-04更新 | 340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零班、培优、补习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