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7 道试题
1 . 如表是“封”和“郡”的金文,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建立(        

释义
释义
植树为帜
划定疆域
驻军守土
为君主管理地方
A.扩大了统治区域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实现了国家统一D.借鉴了西周制度
2 . 唐朝初年,岭南地区的州县官僚由当地都督府直接选择士人首领补授,这种方式“简择未精”、“未甚得所”。为此,朝廷专门派遣五品以上的京官充任选补使,御史一人同往监督、并逐渐形成了南选制度。这反映了唐朝(       
A.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管控B.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C.地方管理实行因俗而治D.重视提升地方官员素养
2023-07-10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朝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乐舞修养,并制定了礼乐制度。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材料表明周朝(       
A.提升贵族阶层的整体形象B.强化社会内在的道德修养
C.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差别D.重视维护和规范统治秩序
4 . 钱穆在谈到汉代盐铁政策时说“我们远在汉代已经发明了这样的制度,直到清代,小节上的变化虽然有,而大体还遵循这一政策,总还不离于近代之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路线”。该制度(     
A.巩固了大一统国家B.旨在维护百姓利益
C.有利于工商业发展D.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2023-07-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许倬云认为,以儒家士大夫为主体的中国文官系统,认为政府不仅可以征集资源,保持国力,更必须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故中国的王朝至少在政治上,不是为了皇权而存在,而是为了天下生民而存在。作者在此表达的是(     
A.传统民本思想影响深远B.专制皇权为生民而存在
C.古代文官系统抑制皇权D.儒家道统高于皇权政统
2023-07-02更新 | 717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时,各级领主封地的都城大小以国都为标准,都有固定的比例;自天子至卿大夫,其马匹、兵车及兵员数量都要与自身身份相匹配,卿大夫“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诸侯“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天子“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由此可知,当时(     
A.“家天下”局面初步形成B.贵族政治秩序得以强化
C.中央集权政体正式确立D.宗法制向全国各地推广
2023-06-14更新 | 719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清初督抚的设置,基本上仍沿袭了明代的外差制度“因事而设”的特点,定鼎北京之后,督抚的设置由北而南向四周,进一步在控制的疆域内逐渐重建和扩广,拥有了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确立了对布政使、按察使两司的统属关系和对地方的职责。据此可知,清代督抚制度的确立(     
A.构建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B.削弱了清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C.导致了地方冗官现象加剧D.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这样评价秦代的一项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分封制的推行B.郡县制的形成
C.秦朝面临危机D.科举制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大唐六典)简称(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官修的行政法典,它记载了唐朝前期的官制。其中包括唐朝的(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票拟批红制
10 . 提起“千古一帝”秦始皇,会想到他灭六国一统天下。有人却说他“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如此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完成了统一结束了国家长期分裂的状态
B.确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国家政治框架
C.废分封实行郡县制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实行焚书坑儒政策遭到儒家的激烈批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