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明太祖曰:“自秦以下,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其擅专威福。

——摘自黄佐《南雍志》

材料三   清高宗(乾隆帝)日:“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身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已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摘自《十二朝东华录》


(1)唐太宗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明太祖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清高宗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4)上述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设置宰相的态度有无本质的区别?试说明其理由。
2021-07-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2021-04-01更新 | 324次组卷 | 6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同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最后得以实施要通过众多机构。按照当时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一尚书省一门下省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C.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D.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
2021-01-27更新 | 339次组卷 | 3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对明清时期内阁的记载。据此可以推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载出处
“(首辅)大学士参与机务,俨然以相位自居,一切朝政归其调度。”《明史·职官制》
皇帝批答奏折,“阁臣不得与闻;天子有诏则面授阁臣,退而具草以进,日可,乃下”。《内阁小志》
凡以“廷寄”发出的谕旨,“不交内阁传抄,由军机处直接加封传送”。《东华录》卷26

A.内阁职权逐步削弱B.中枢机构互相牵制
C.丞相制度名存实亡D.中央集权遭到侵蚀
7 . 西周时期,一些贵族大臣可以对周王“谏议”,平民也可以对朝政发表意见或评论,平民的意向影响周王的决策。这反映出当时
A.贵族等级制度开始瓦解B.原始民主传统尚存
C.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增强D.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8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烟亲关系。而周朝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男或叔舅。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具有浓厚的宗法制色彩D.推动了大一统局面形成
2020-10-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雍正年间设置军机处
B.雍正年间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C.洪武年间废除丞相
D.乾隆年间设置军机处
10 . 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2020-10-13更新 | 190次组卷 | 29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同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