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竹书纪年》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禁闭、阻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该记述(     
A.可用于研究早期国家的建立B.符合后世对禅让制的基本认知
C.可作为研究部落时代的信史D.反映出权力更替中的斗争色彩
2 . “堂贴”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贴”。“堂贴”的出现表明当时
A.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B.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尖锐
C.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D.国家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
2020-06-14更新 | 2513次组卷 | 5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
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B.选官权力逐渐走向集权化
C.士族政治固化了社会阶层流动D.科举制度的端倪开始出现
2022-05-13更新 | 114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七)历史试题【河北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评价,请对材料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20更新 | 970次组卷 | 16卷引用:黄金卷05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太祖时期,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同;财政大权从宰相职权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掌管,三司使的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这些举措(     )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B.有利于皇帝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导致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分散D.加强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
6 . 侍中原本主要是服侍皇帝的生活,汉武帝时逐渐发展为顾问议论朝政大事和受皇帝派遣为特使处理边防等特殊事物,卫青、霍去病任侍中时因功升为大司马,位列丞相之右。侍中的权责变化反映了(  )
A.汉武帝重用身边亲信人员B.丞相阻碍汉武帝积极进取
C.汉武帝利用侍中加强皇权D.就任侍中的官员功勋卓著
2020-09-03更新 | 2168次组卷 | 5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3月自拟模拟(4)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如图为云南行省管理层级结构示意图。该图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

A.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郡县设置B.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
C.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D.运用犬牙相入原则以节制边疆
2022-01-12更新 | 959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历史试题
9 . 黄河含沙量高达40%以上,黄河泛滥之患与河沙肥沃之福相伴,由国家组织修建或维护大规模的防洪系统和小规模、家庭拥有的灌溉系统的结合,塑造了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模式。据此可知,古代中国(     
A.政治经济结构有其合理性B.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C.自然环境决定了制度选择D.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10 . 《史记集解》记载,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秦以前,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此可知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皇位世袭B.君权神授C.皇帝独尊D.中央集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