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对下列一组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查士丁尼法典》(手抄本)

《罗马民法大全》(17世纪印刷)

皇帝查士丁尼颁布罗马法典(拉斐尔所作壁画)
A.对研究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有重要价值B.史学家研究罗马法时必须要参阅的文献史料
C.法学家的活动推动罗马法发展和进一步传播D.体现了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过程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详述自城开创以来罗马人民的业绩”“歌颂这个由神与人共同建立起来的伟大国家”是李维(前5917年)撰写《自建城以来》(又称《罗马史》)的初衷。《罗马史》继承了“年代记”的传统手法逐年记事,记录了官员选举、内政外交、战争与宗教等活动,为人们描绘了罗马由一个亚平宁半岛的小城邦发展到帝国的完整过程。《罗马史》吸收古希腊史学流畅简洁、典雅诗意的特点,对前人涉及史料,特别是神话传说的著述并不全盘接受,而是根据可靠性与完整性、作者声誉、文学加工程度等因素进行考证。受罗马法影响,《罗马史》模棱两可的记录较少,历史叙述均能体现李维对事件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李维还认为虔诚、勇敢、仁慈等美德是罗马走向繁荣的关键,于是通过塑造历史记忆,他强化了罗马民族的文化认同。

——摘编自郭小凌主编《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维撰写《罗马史》进行解读。(要求:表达清晰,逻辑明确)

3 .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政治制度的创新,不仅推动了社会进步,而且使不同文明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中国传统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史料二雅典模式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史料三英国模式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3)据史料三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有史料和史料解释。材料一中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民主”认识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任何人”具体指何种人?
(4)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并谈谈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5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4月奉贤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荷马史诗》中记载了土地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富有的标志;公元前七世纪希腊《田功农时》通篇教导如何干好农活;梭伦改革给雅典公民划分等级时的依据标准是土地收入的多寡。这些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古代希腊(     
A.农耕文明发展B.小国寡民特征C.民主政治改革D.哲学艺术起源
6 . 奴隶制是一种历史现象。在奴隶制下,奴隶丧失了人身自由,古代希腊、近代美洲殖民地及美国都曾存在过奴隶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典时代最渊博的一位学者,在政治学说方面,他研究了历史和同时代的不同奴隶制城邦的组织和政治制度,他和学生编写了158种有关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论文,《雅典政制》就是其中的一部。该书是研究雅典奴隶制民主演进过程的重要史料。

——郝际陶《古代希腊研究》

材料二   在利润的驱使下,殖民者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发的非洲大陆,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殖民列强葡萄牙、荷兰、法国等,争先恐后地在非洲沿岸设立了商站和堡垒,进行掠夺性的贸易和奴隶贩运,把非洲转化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

——刘明翰等《外国历史常识》

材料三   在独立战争期间,南方的种植园主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南方的气候适合大规模种植棉花与烟草等经济作物,这正是在北方工业发展程度不足的情况下,美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美国宪法“奴隶贸易条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认为应准予入境之人的迁移或入境,在1808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逃奴条款”规定:“依据一州法律应在该州服劳役或劳动的人,逃脱法网而在他州被寻获时,应根据他所逃出之州行政当局的要求将他交出,以便解送到对犯罪行为有管辖权的州”。

——张怡然《种族主义的宪政探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的范围、性质。指出亚里士多德、塞内卡关于奴隶及奴隶制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罪恶的奴隶贸易”持续的时间,围绕殖民据点戈雷岛,概述葡萄牙、荷兰、法国进行“掠夺性的贸易和奴隶贩运”的“罪恶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宪法对奴隶及奴隶制的规定,并分析这些规定形成的历史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A.相互学习、多元一体B.相互学习、交流互鉴
C.人口流动、融合发展D.依据大河、农耕为主
2021-12-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史料·史实·史论。

材料一:


材料二: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对债务的“执行”做了详细规定,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第二,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第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拴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摘编自《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同志们)须发挥五四运动的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恢复国权运动;(二)新文化运动。此时国外列强之压迫,国内旧思想之反攻,都日甚一日,因此,五四运动之精神仍有发挥之必要。

——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三号》

材料四:


说明:1999年,美、英、俄、中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成立二十国集团(G20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也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表现。


(1)材料中①②③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中国古代中枢机构变化的哪些史实?
(2)《十二铜表法》对债务执行做这样的规定有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所学,分析中共中央发布这一通告的背景。
(4)材料四中的示意图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个事件,说明该事件在这一历史趋势中所起的作用。
2021-12-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的法律史料,《尚书》《竹书纪年》和金文中有所记载。春秋战国之世,各国相继变法改制。秦汉以降,法典篇目和内容既沿袭前代,又结合当时需要有所创新。到唐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后人称中华法系。内容上,既有关于官员职责、私有财产保护、赋役征收、商业管理、民刑诉讼等综合性法典,还有多种形式的单行法规。除成文法外,我国古代在基层和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通行习惯法,法律形式多样。

我国古代法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农业自然经济社会,受宗法制度影响形成的等级特权制度,适应古代社会的发展;它将人们在生产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加以条理化;它贯穿人本精神和伦理道德,维护家庭关系;它寓礼于法,将礼法密切结合,既增强德礼的规范作用,又赋予法律以亲和性。我国古代法律不仅对本国有巨大作用,而且对东亚诸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刘海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   罗马法律被描述成罗马人“对世界历史最持久的贡献”。这项工作始于公元前451-前450年的十二铜表法,后被视为“平等法律”的源头,全体公民均平等地受这些观念的约束。它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市民法与万民法。它是通过吸收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实践发展而来的,并用法律方式确定下来。年复一年,每一条法令都受到检验、修正,或者延伸。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和古老性不可避免地导致法学的兴起。……查士丁尼的法律改革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民法所依据的立法原则都是罗马式的。

——诺曼·戴维斯《欧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马法相比,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其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的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摘编自郭守兰、曹全来《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二 美国宪法虽然产生于独立战争的革命胜利之后,但它深受英国等欧洲大陆启蒙思想的影响,是最先以成文法的形式将启蒙思想家的理想宪政化的楷模。同时也是美国人宪政实践的总结,并且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完善发展。美国宪法的创制与实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宪政文化,其规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典型地体现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组织原则,有关公民权利的宪法修正案即人权法案反映权利至上、公权力依程序行使的法治原则。用宪法形式确立的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制衍的政治架构和宪政运作范式,是对西方法治观念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其独特的法律文化意义

——据季金华、金成富《美国宪法的成长及其法律文化意义探析》整理


(1)根据史料一,概括影响罗马法发展的因素。
(2)根据史料二,概括美国宪政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制定的目的。
2021-10-1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