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人民民主政权建设

在长期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逐步推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

材料

时间

法律

内容节选

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凡上述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
1941《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等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阐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民主政权是如何逐步建设起来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凯歌行进的时期》是林蕴晖等著,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491989年的中国》中的第一本,出版后影响较大,曾多次印刷。

该书忠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奠基,新中国成立前三年经济恢复伟大成就,以及19531956年创业探索的艰难历程,书中对新中国诞生,国民经济恢复,人民政权的巩固,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平外交的成就等作了详细探究。

书中谈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共八大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只有7年时间……这7年,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等等,都可以说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2-19更新 | 683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初期发行的人民币正面图案




历史图片蕴含中丰富的历史信息,从提取本组图片中的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论题准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2021-12-1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4 .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一       第二款 清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 …… ……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是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为此两国全权大臣署名盖印,以昭信守。

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鸿章

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从二品勋一等伯爵伊藤博文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194510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举行

材料四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中国的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一九七九年后,中国政府以极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自一九八七年底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白皮书——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材料五: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六   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团结统 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是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导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1-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树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493七届二中全会我国要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1956中共八大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任务
1979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论断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时代意蕴
2002中共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1-06-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是一国政治文明水平的显著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其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持与发展,而且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古典大一统正是在中国发展的路径依赖和人民的选择之下,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融合,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韩向臣、李龙《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现代中国的新大一统模式》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份法律法规
1978年首次将环境保护写入宪法
1979年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3年正式确立了环境倸护的基本国策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保政策
1989年正式颁布《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八项制度”
1993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4年《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以及“九五”计划纲要中,我国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指导方针
1995年《大气污染防治法》《国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6年明确提出“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环境保护思路,颁布《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嗓声污染防治法》
1997年《节约能源法》
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根据《新中国70年环境规制政策变迁与取向观察》编制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紧扣材料,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年来,法国教育部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逐步加大对中国的介绍力度,有关中国问 题在法国教科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知识呈现越来越细。



提取材料中相关信息,发表你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信息完整、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2020-06-0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2019年1月,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台湾与祖国经历分合,结合材料和中国古代、近代史实,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代中西方政治制度都是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统一,在中国理论界“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而言,选举民主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协商民主只能起补充的作用;另一种认为,协商民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不应走选举民主的道路,而当走协商民主的道路。”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在与选举民主的关系上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异同性。

——摘编自《思考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发展及其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相关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