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8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每逢建党节,《人民日报》通常会以社论的形式表达纪念。下表为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

时期项目12345678910
19491965关键词人民领导革命建设党员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群众干部毛泽东
词频43373636272726252322
19661976关键词革命无产阶级毛主席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斗争人民领导毛泽东思想
词频310256240159156152129113107105
19782011关键词建设人民社会主义改革领导思想历史群众政治党员
词频373259247247239236148147146143
20122021关键词人民改革中国共产党历史群众社会主义精神使命中华民族领导
词频118443838282724232121

——摘自齐卫平,樊士博《中国共产党建党记忆的话语变迁与逻辑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人民日报》高频词汇的变化概括一个主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7-04更新 | 231次组卷 | 8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口号,往往有较强的感染力,也蕴含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下表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口号。

口号提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12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发表了以此句话为标题的讲话,把广大干部、群众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脱出来,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0世纪80年代,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后,时人誉之为“冲破旧观念的一声春雷”“划过长空的第一道闪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95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国领导人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国两制,统一中国1999年,厦门市在环岛路竖立起巨型标语牌“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每年吸引无数游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任选两个口号进行解释,并说明两个口号之间的联系。
2022-04-03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预测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辽宁地区专用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


——摘编自【美】伊罗生《浮生掠影—美国关于中国和印度的形象》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阶段比较,就美国对华态度的变化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3-16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4月线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城市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下图是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

观察图中的城市,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某一政策(举措)为主题,选取两组城市,并简要说明该主题。(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5 . 民法典正式施行是中国人民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部分)

20世纪五
六十年代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文革开始后,中国立法、司法和法学研究完全中断。
20世纪七
八十年代
1979年,开始新中国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八十年代先后出台《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
20世纪九
十年代
为适应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1993年开始起草《合同法》,1998年开始起草《物权法》。
21世纪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撰工作正式启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11日起施行。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发展脉络梳理》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文件摘录。

名称内容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进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56年以前中共民主政治的探索”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后不同时期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所占比例(%

时间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195221.3%78.7%
195692.9%7.1%
197899.1%0.9%
199286.59%6.7%
199769.73%17.9%
200249.46%40%
200830.1357.6%

——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解析》等

材料二:历次宪法对所有制的表述


——据《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及启示》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经济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拟一个主题并作出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12-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后不同时期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所占比例(%)

时间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1952年21.3%78.7%
1956年92.9%7.1%
1978年99.1%0.9%
1992年86.59%6.7%
1997年69.73%17.9%
2002年49.46%
2008年30.1357.6%

——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解析》等

材料二:历次宪法对所有制的表述

1954年宪法“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
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鼓励和指导它们(资本主义工商业)
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1982年宪法“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88年宪法修改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
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9年宪法修改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
2004年宪法修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
财产权和继承权”

——据《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及启示》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经济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拟一个主题并作出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5年,袁世凯启用《中华雄立宇宙间》为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珽,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
1926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把《国民革命歌》(原为《国民革命军军歌》)定位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19499月,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位国歌,后定为正式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从上表国歌变迁中提出论题并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6-17更新 | 483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希腊、近代美国、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近代美国现代中国
希腊城邦公民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美国通过了种种法律,他们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都拥有了选举权。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中国当代政治从近现代中承接过来。应该说,从“延安道路”时起,中国便形成这样一种“一元”的政治体系。新中国成立后该体系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改革开放后,其成为中国政治的核心架构。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政党制度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无疑在其中发挥核心的主导作用。

——摘编自刘伟《论当代中国政治的复合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6-27更新 | 1128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