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与国君同族的下层国人也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力,遇有重大问题,国君要询问全体国人的意见,国人可以批评甚至废除国君。这说明西周
A.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B.形成了完善的中枢决策体制
C.保留了部分氏族民主制传统D.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监察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
2021-06-15更新 | 9203次组卷 | 100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在西周燕都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陶器有簋(guǐ)鬲(lì)小口瓮等,其中侈口厚唇簋、联裆鬲分别体现了商朝和西周的文化风格,小口瓮则呈现燕地文化的特点。这些出土文物
①是研究燕地制陶技术的实物史料 ②全面反映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
③有利于研究燕地的社会生活状况 ④体现了燕地多样文化融合的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4-20更新 | 61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4 . 如图是某学生在探究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时,所选用的四幅有关北京地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图。按各地图所反映的朝代最早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二者的相同点是
A.是国家治理的形式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与宗法制密切结合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这表明殷周时期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现象B.家国同构的政治特色
C.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D.世袭和选贤同时并存
7 . 《礼记·礼运》称禹以前为“大同”之世,禹以后为“小康”之世。前者的特点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后者的特点是“天下为私,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体现这一转变的是
A.郡县制替代分封制B.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C.封建制替代奴隶制D.官僚制替代宗法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商周时期
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B.政体中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2021-02-02更新 | 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这说明商朝
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
2020-12-19更新 | 804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C.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020-11-22更新 | 398次组卷 | 4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