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这说明三代
A.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B.具有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早期政治特征
C.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020-06-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时期,伯禽被分封为鲁国诸侯,他死后,其子不能自动继承为鲁公,而是必须回到宗周,由天子进行新的策命礼,称作“承嗣再命”。这一做法
A.确保了宗法制度的长期稳定B.旨在维护周天子的政治权威
C.侧重于巩固贵族的等级特权D.保障了西周分封制度的持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020-06-08更新 | 317次组卷 | 109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在西周的分封制下
A.诸侯可以不去朝觐周王B.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维护了周朝社会的稳定D.诸侯可以在领地内征派赋役
5 . 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逐渐强大起来,又夏桀残暴无道,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商汤灭夏是经过牧野之战B.商在中原建立了稳固的政权
C.商的祖先因为军功被分封于商地D.商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6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20-05-20更新 | 1201次组卷 | 98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孔子之后“朋友”“同志”有了新的解释:“同处师门曰朋,同执一志为友”。这一解释打破了原有的
A.禅让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世禄制
8 .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出自《史记》,其中记载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烽火”而失信于诸侯,等到申侯与西夷犬戎来攻时,“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家钱穆先生曾对此提出质疑:“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日本学者平势隆郎认为,“烽火戏诸侯”如果真实,“其前提是君主的权力发展到了足够强大的阶段。”另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系年》记载:“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受宠爱)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给),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辨析“烽火戏诸侯”的真实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天地相通、民神杂糅,人人皆可通过占卜祭祀沟通天神。五帝之一的颛顼“绝地天通”,把沟通神灵、祭祀天地的特权统归于专职巫师,其他人不能参与。这一变化
A.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B.成为了阶级分化的源头
C.导致了神权王权的分离D.促成了专制统治的建立
10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2020-04-07更新 | 236次组卷 | 63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承智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