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西周封邦建国时,周王常通过与异姓有功的贵族联姻,形成甥舅关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这反映出
A.受封主体发生转换
B.利用宗法关系巩固统治
C.西周礼制发生变化
D.周王直接控制区域扩大
2 . 有学者称,“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这里“历史渊源”是指周公制定的
A.分封制
B.礼乐制度
C.宗法制度
D.井田制度
3 . 《左传》“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此处鼎的主要功能是
A.生活用品
B.祭祀礼器
C.权力象征
D.生产工具
4 . 分治与集权中国古代政治统治存在着分治与集权两种模式,集权中也存在着分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A.刺史制度B.郡国并行制C.内服外服D.行省制E.分封制F.郡县制G.君主统治H.军机处I.内阁
(1)将上列各项前的字母按逻辑关系填入下图空白处。

(2)“分治”政治所对应的时代是_______,“集权”体制起始朝代是______至______。
2019-03-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大人世及以为礼”在《礼记·礼运》看来,夏朝建立后中国社会进入
A.大同之世
B.铁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小康之世
2019-03-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2019-01-30更新 | 2195次组卷 | 29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以下四项中与“家天下”有关的是:
A.大同之世
B.传贤不传子
C.禅让制
D.世袭制
9 . 《礼》曰:“宗人集有事,族人皆侍。……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据此可以说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C.“国”与“家”的结合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10 . 《史记·楚世家》载:“(楚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王使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得不在鼎’”文中的鼎是指示
A.兵器
B.炊具
C.乐器
D.礼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