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传说和一些历史记载均认为黄帝是男性,但有学者依据《左传》里“帝,后也”,《吕氏春秋》里“后土”即皇帝的神灵,《汉书》将“后土”解释为老年妇女,《史记》也说黄帝主生育、有女主象等记载,推定黄帝是女性。由此表明
A.黄帝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B.历史资料的运用应注重考辨
C.历史传说无法反映史实,极不可靠
D.文献记载比传说更真实可靠
2 . 《周书·牧誓》中记载,“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周武王此举意在:
A.体现新政权的合法性B.批判商王的暴虐无道
C.鼓舞士气伐纣灭商D.宣扬天命以巩固政权
2017-06-0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战国策》记载,赵国地处中央,成为“杂民之所居”,而宋国更加富庶,也是“邻民之所处”。战国时人口流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
B.使兼并战争的进程加速
C.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崛起
D.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史料记载,“如果过去的商朝臣子很快带着他们治下的领土投降,或者遇到一个无法用武力征服的商朝旧臣,周朝就承认他们为封建领主。”材料主要说明
A.“封建领主”具有绝对的优势
B.西周时期宗法制观念逐渐淡薄
C.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D.殷商遗民在西周得到足够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因为此举
A.不符合周礼规定B.损害了大夫利益C.冲击了天子权威D.挑战了宗法制度
6 .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分、人物传略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的桥梁和纽带。浙江临安钱氏重视修订族谱,说明
①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②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
③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
④传统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
7 . 下图为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词的文书。其誓词为:一定要“忠心事主”,决不“与贼为徒”,否则夷灭氏族,绝子绝孙。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宗法制度的严酷苛刻
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
C.卿大夫对诸侯的忠诚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8 . 《日知录》卷二十二《郡县》记载“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记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材料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提供的重要信息是
A.春秋时期,已大量设立郡县
B.早期的县高于郡
C.早期的郡县主要设在中原地区
D.官僚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土再重”。考古发掘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慕,在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2016-12-12更新 | 13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八周半月考历史试卷
10 . 《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分封等级秩序变动
C.郡县行政组织出现
D.县的面积比郡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