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注】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2016-11-27更新 | 388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史记》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就是历史上“楚王问鼎”和“问鼎中原”的由来。“楚王问鼎”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①周王室已衰微
②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楚庄王不再效忠周王室
④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 .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武王灭商后,分商王畿为三部分,设三监即周公兄管叔,蔡叔、霍叔治理。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为了杜绝三监叛乱的政治隐患,周公
A.实行分封制B.建立完善礼乐制度
C.制定世官制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4 . 《春秋》中有一段记载,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齐侯乃召集有关诸侯在葵丘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约三百五十年后,孟子又提及葵丘之盟,可是他表示不满:盟誓自盟誓,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据此可以推论出
A.周王室的中枢权力不可取代
B.孟子主张中央集权
C.诸侯国对农业重视不够
D.霸主齐侯并无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郑国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
B.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
C.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
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南昌县志记载:清朝月池熊氏“三代皇”(熊氏三兄弟)兴盛时期,月池人考上进士、榜眼、探花、举人和秀才的可谓不胜枚举。熊氏有一条不成文的家规:“七姐妹,七星座,东边起,西边落,伴着月亮作嫦娥”,这是熊氏家族对媳妇、女儿的要求。并设立了家族教育机构“心远堂”和“心远奖学金”,用来奖励族中读书应试有成的子弟。据此,清代熊氏家族兴盛主要得益(       
A.公正公平的科举制度B.家族宗法观念的维系
C.重视对家族女姓教育的结果D.奖励制度促进教育发展
7 . 古代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相公”。顾炎武《日知录》记载:“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相为官,公为爵。显赫的权力与高贵的地位同时彰显。这从政治角度反映了
A.中国古代相权的至高无上
B.中国古代对封官晋爵理想生活的向往
C.中国古代受贵族政治影响深远
D.中国古代对权力的崇拜和迷恋
8 .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时至今日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016-11-18更新 | 63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9 . 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A.分封制儒学发源地B.宗法制礼仪之地
C.分封制经济大省D.宗法制儒学发源地
2013-11-12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吉水中学高三9月第二次考试历史试卷
10 .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B.公正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D.辩证地看待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