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9 道试题
1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
A.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树立德政的贤明形象
C.防范西北犬戎的进犯D.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
2 . 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元代行省的职权,在元世祖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身军队。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的主要对象,说明受到分封的诸侯对天子应承担哪些义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材料二的核心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概括明代对地方管理方式上有何变化,并分析其作用。
3 . 阅读“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     )
A.天子B.诸侯C.士D.卿
2021-11-02更新 | 244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零班、奥赛班)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说:“起兵反对王莽统治的武装集团,其名义上的首领人物往往是刘氏宗室成员;非刘氏宗室者,要么诈称是刘氏子弟,要么以‘辅汉’为口号,就连赤眉军这样的农民武装,也找了一个刘姓放牛娃当天子。”这反映出汉代
A.休养生息政策深得人心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政权更替源于外戚干政D.社会等级观念淡化
2021-10-29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甲骨文的破译显示商代统治者凡是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之手D.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2021-10-29更新 | 232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新余九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6 . 学者王家范研究指出:“宗法制远不是在西周王朝各地统一施行的制度,现在知道至少楚国、吴国都没有实行。”这表明
A.宗法制度已经走向瓦解B.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C.楚吴两国脱离王室控制D.各封国有较大的独立性
7 .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举行了一套隆重的册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这表明西周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8 . 周初分封时,将周部族、先代部族、殷遗族众以及众多蛮夷戎狄都划在周政与周制的圈子里,规定“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同时周统治者还做出制度上的规划,如策命赐物、朝聘盟会、爵制和服制等。这种做法使西周初期
A.制度保障了诸侯国君的权力B.加强了华夏族群的民族认同
C.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已形成D.宗法秩序得到了严格的遵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早商时期,王位争夺频繁,夺取王位之后,新王大都会将都城迁至自己的封地。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以后,都城稳定在殷。这一变化反映出
A.统治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B.最高权力继承相对稳定
C.早期宗法制受到巨大冲击D.君主专制制度最终形成
10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共同特征是(  )
A.王由民主选举产生B.轻视血缘出身
C.社会等级秩序严格D.分封宗法对立
2021-10-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