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表明
A.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B.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必要性
C.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矛盾突出
D.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开始遭到破坏
2 .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A.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逐渐解体
B.土地制度变革
C.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缓和
D.郡县制度确立
3 . 樊树志说:“国王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再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卿、大夫,叫做‘立家’。”这表明分封制
A.分土分民
B.维系亲情
C.家国情怀
D.贵族专权
2017-04-21更新 | 236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型时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有人说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社会转型,历史进步
B.私有制产生的结果
C.政治专制,历史倒退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A.政权更替频繁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
2017-02-05更新 | 331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民国初年的一部书籍, 与它关联最为密切的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
7 . 《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廷续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16-12-12更新 | 18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8 . 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
A.男尊女卑思想B.专制王权的影响
C.个人主义心理D.家族宗法观念
2016-11-27更新 | 198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2016-11-27更新 | 692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10 . 商周时期的文献《礼记.王制》和《礼器》中记载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的庙祧制度,这一制度的建设有利于
A.保证宗族的繁衍B.巩固宗法等级制度C.完善祭祀仪式D.消除贵族之间争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