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所立地方封国的人口由周宗室贵族、周贵族率领移民以及土著族群构成,地方封国不仅拥有作为国家的权力,而且负有作为更大的西周国家积极参与者应履行的义务。这说明在西周
A.以分封为纽带形成政治架构
B.中央集权体制面临挑战
C.政治统治依赖于周王的权威
D.异姓诸侯政治地位较低
2018-11-13更新 | 27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君主政治到民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在周代,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诸侯,诸侯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这一制度是
A.世袭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5 . 春秋中期以后,很多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政归大夫、政出家门、国君形同傀儡的情况层出不穷。这种情况表明
A.宗法制度重新确立
B.天子共主地位丧失
C.等级制度遭受冲击
D.政治改革运动频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2018-06-03更新 | 292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分封制对西周的稳固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汉初的分封却没有给汉朝带来预期的政治效果,反倒成为阻碍王朝发展的离心分裂力量。这说明
A.分封制在汉代退出历史舞台
B.血缘政治在汉代已无存在必要
C.中央集权制取代了分封制
D.制度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
A.廷议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
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
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
2018-05-10更新 | 44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合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俘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三   寓封建(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人君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尤不足也,……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安得而不穷,国安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有哪些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关于郡县制的观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局限性。
10 .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关于第一个“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B.其内涵是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C.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D.指的是郡县制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