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王以禽作六挚(人们见面所执的礼物),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骛,工商执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分封制扩大了周疆域面积B.政治隶属关系的强化
C.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集中D.官僚政治的作用凸显
2 . 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郡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科举制度
2020-01-17更新 | 131次组卷 | 5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3 . 根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关概念,我们可得出最恰当的结论是:在西周时期,周天子是
A.姬姓继位,根据分封诸侯制度,齐国国君也必须是姬姓
B.燕国大宗,燕国如再分封诸国,燕国国君也不会是大宗
C.天下诸侯国的大宗,宋国国君则是宋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020-01-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变化B.制度革新有利政治稳定
C.西周君主寿命的延长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019-12-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5 . 西周的分封同殷商时有很大不同,周代的分封以同姓子弟所封的“诸侯国”的武力为后盾,在原有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可见,西周分封制
A.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扩大了王族政治特权
C.凸显了君主集权趋势D.削弱了宗法血缘关系
6 . 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这说明当时
A.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B.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C.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D.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
2019-11-01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贵阳民中贵阳九中贵州省实验中学贵阳二中贵阳八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2019-10-12更新 | 416次组卷 | 87卷引用:2013届贵州省遵义市湄潭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重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他们的孝道观念便逐渐淡漠,而古代中国的孝道文化却日益发展,成为民族性格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孝道文化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古代中国
A.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
B.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
C.民本思想的趋时更新
D.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9 . 秦国“嫡子生,不以名,令于四境,择勇猛者立之”。秦景公的名字是个遂,他去世后《春秋》就记载“秦伯卒”。《公羊传》国:“何以不名?秦者,夷也,置嫡之名也。”由此可见
A.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
B.秦国没有实行分封制
C.秦国君不传位给嫡长子
D.秦国的民风彪悍野蛮
2019-09-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