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有许多历史传说。如禹为治水,化身为熊,三过家门而不入。对于这些历史传说,我们的态度是(  )
A.全不可信B.完全相信
C.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D.与史书记载相对照
2 . 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  )
A.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B.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
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山东省自古人杰地灵,被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 . 在西周的分封制中,由于周公旦是武王最大的弟弟,也是武王兴周灭纣时功绩最大的姬姓子弟,因此被封于鲁。由于周公要在都城陪王伴驾,辅佐朝政,按西周的宗法制,谁必须到鲁国就任诸侯(  )
A.召公长子B.周公长子C.微子D.周成王
5 . 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因功得到的封地
C.母亲的族姓
D.所在地方的地名
2017-10-22更新 | 138次组卷 | 22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第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C.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
2017-10-12更新 | 425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兴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7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上文中的“师古”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8 . 《大英百科全书》对封建主义定义为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据此,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指
A.西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
A.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