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礼记》记载:“夫礼者,……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A.维护等级秩序
B.保障专制王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规范人们行为
2 . 《礼记·大传》记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这段文字主要是强调了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以下几种社会观念中,与此制度无关的是
A.重男轻女
B.君子重义而轻利
C.先家人后外人
D.立嫡不立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若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
A.商王完全垄断决策权
B.政治带有迷信色彩
C.王权受制于族权
D.已形成早期民主制
4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周朝
A.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B.周天子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C.周公取代周天子实行分封
D.总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5 . 下图是北京蓟城柱。《礼记》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材料所体现的制度是
A.王位继承制
B.分封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6 .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县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18-11-02更新 | 16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3-2014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尚书》记载,西周的刑罚制度已很完备,墨、劓、剕、宫、大辟五刑的惩罚极其残酷;而《周礼》中明确贵族犯法一般能通过缴纳罚金免刑。由此可知当时
A.礼乐制度并不完备
B.宗族治理建立起来
C.出现礼法并用思想
D.社会等级色彩明显
8 .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018-06-09更新 | 13278次组卷 | 14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人相互谦让,非常惭愧。姬昌断虞、芮之讼,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诸侯纷纷拥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姬昌成功缘于他的礼信公正
B.西周礼乐制在当时影响深远
C.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
D.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主因
10 .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封到鲁地,三年之后到周向周公“报政”,周公问何以如此之晚,伯禽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所以晚”。这表明分封制
A.扩大了周政权的统治区域
B.推动了周文化的族群认同
C.导致了诸侯国的地方割据
D.确立了周天子的天下之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