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在先秦文献中,“母弟”一般是指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只有诸侯的“母弟”才被称为“弟”,异母弟则被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宗法观念B.维护母系权威
C.突出分封差别D.体现礼乐教化
2021-05-18更新 | 213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延川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材料反映了
A.唯物主义思想产生B.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C.儒家思想影响政治D.宗法观念逐渐瓦解
3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2020-05-17更新 | 161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812次组卷 | 21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西周在行分封之时分同姓以珍玉、重器,分异姓只有远方职贡,而庶姓根据史籍记载根本得不到封赐。这表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B.彻底否定商代的政治制度
C.同姓诸侯享有的特权更多D.分封制促使等级观念产生
2020-06-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据记载:周武王病,周公请上天代周王病,把祝策藏在金滕之匮中。周公死,成王葬以人臣之礼。天大雷雨,又刮起大风。成王大惧,开金滕之匮,知周公代武王事,改用王礼葬周公,灾异平息。这一记载说明
A.周公权威凌驾于周王B.西周政治具有神秘色彩
C.天人感应理论被认可D.分封制度遭到周公破坏
7 .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病,周公请上天代周王病,把祝策藏在金滕之匮中。周公死,成王葬以人臣之礼。天大雷雨,又刮起大风。成王大惧,开金滕之匮,知周公代武王事,改用王礼葬周公,灾异平息。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西周王位继承较混乱B.西周政治具有神秘色彩
C.天意与人事交感相应D.周公制礼作乐功绩卓著
2020-05-26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国语鲁语上》记载:“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候作师,卿帅之,以承天予……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这表明西周分封制下
A.天子与渚侯关系融洽B.诸侯国与王室有明显的隶属关系
C.中央集权制度已建立D.诸侯国有义务定期向周天子述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青铜器铭文和古文献记载,周代并不存在等级森严的五等爵制。畿内贵族兼做王官者多称“公”;畿外较大诸侯则称“侯”;“伯”本为贵族家长之称,后亦称一方诸侯之长;蛮夷之君多称“子”;“男”则为华夏小国诸侯之称。据此可知,周代
A.中央集权雏形已经显现B.地方行政管理混乱低效
C.国家治理体系较为松散D.贵族政治统治形式多样
10 . 据史料记载,周成王弟弟唐叔虞被分封在山西,建立晋国,接受的指令是:必须尊重当地夏人的文化传统和土著戎人的风俗习惯。周公儿子伯禽被分封在鲁国,那是奄人的居地,鲁国就有“社”与“奄社”并存的现象。据此可推知,分封制的推行
A.促进了西周文化的多元化B.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
C.推动了王室直接管理地方D.加强了地方的自主性
2020-10-18更新 | 285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