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2 .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2016-11-27更新 | 227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南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冯天瑜认为,周人通过“封建”东方保存各地的氏族势力,并与他们分享政治权力、经济利益,成功地实现了血缘与地缘的整合。这表明西周
A.形成了森严的宗族等级秩序
B.氏族势力取得世袭特权
C.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宗法制有利于家国同构
2019-07-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汉中市汉台区县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4 . 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这表明
A.专制皇权日益弱化
B.群臣思想保守顽固
C.传统文化力量强大
D.宗法制长期延续
5 . 《论语•季氏》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从“自天子处”到“自诸侯出”说明了
A.礼乐文明崩坏B.井田制度瓦解C.分封制度崩溃D.铁器牛耕使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当时周朝对异姓诸侯分封,一方面是为了安抚这些有功的、或是有亲戚关系的、或是有传统势力的异姓贵族,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用作姬姓贵族的屏障,控制夷狄部落”该材料反映了周朝实行分封制的
A.原因
B.目的
C.本质
D.意义
8 . 《尚书・虞书・皋陶谟》在论及中国古代早期政治时指出:上天确定了人间的尊卑等级,因而上天任用有德之人,贯彻五种等级的服饰与颜色。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早期
A.神学体系相对完备
B.专制王权极不稳固
C.人与自然关系和谐
D.政治具有神权色彩
9 . 西周分封制主要是针对(       )进行分封的
A.先代帝王后代B.异姓功臣贵族
C.边远氏族部落首领D.同姓王室贵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子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C.“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D.“天下一家”“家国一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