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6 道试题
1 .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
2022-05-21更新 | 123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公元前651年,齐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A.诸侯争霸非常激烈B.对农耕经济的重视
C.齐公有效治理黄河D.国家统一思想萌芽
2022-05-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下表史籍的记载,能看出
史籍内容
《左传·闵公元年》(鲁国)犹秉周礼……鲁不弃周礼
《周礼·明堂位》鲁(鲁国),王礼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鲁(鲁国)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

A.史书记载的片面性很强B.鲁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C.鲁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D.周代规章制度非常完备
2022-05-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人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
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
C.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
2022-04-17更新 | 436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材料中“立子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是指
A.宗法制、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礼乐制
C.皇帝制、郡县制D.世卿世禄制、中央集权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三代有卜、巫、史等,他们即使神权的掌握者,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政治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022-03-15更新 | 484次组卷 | 154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在君位继承方面,商朝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秦汉以来,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上述变化
A.受宗法观念影响B.主要目的是稳固政权
C.加强君权的需要D.实现了选贤任能主张
8 . 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2022-03-09更新 | 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周末练
9 .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
A.历史的倒退B.社会的进步
C.阶级斗争的产物D.国家产生的标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记·周本纪》载,周文王时期,虞国和芮国因为边界纠纷而派使臣请周文王仲裁。等使臣到了周地,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非常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说完匆忙回国并互相让出了曾经争夺的土地。当时作者这样描述旨在
A.褒扬周文王的德行B.揭示儒家的政治理想
C.警示后世的统治者D.美化先秦的治国模式
2022-03-05更新 | 88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