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7 道试题
1 . 据《礼记.礼运》载,周代“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这表明周代的制度
A.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B.注重嫡长子的社会作用
C.统治体系相对较为松散D.保留禅让制的某些色彩
2 . “二王后三恪”属中国古代政治礼制的宾礼之一。杜佑《通典》考证以为封前二代后裔为“二王后”,封前三代后裔则称为“三恪”。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符合“二王后三恪”的是
A.鲁B.齐C.燕D.宋
4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叙述。据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A.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B.传统等级秩序基本崩溃
C.礼乐制度逐渐遭到破坏D.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2021-07-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与国君同族的下层国人也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力,遇有重大问题,国君要询问全体国人的意见,国人可以批评甚至废除国君。这说明西周
A.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B.形成了完善的中枢决策体制
C.保留了部分氏族民主制传统D.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监察体制
6 .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使得天子与诸侯之间形成一种以嫡庶姻亲为基础、处于统一王国版图之内、由封建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的大小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据此可知,周代宗法分封制
A.促进了贵族政治的形成B.催生了君主专制制度
C.形成大一统的国家局面D.发展了国家治理模式
7 .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行省制的实施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在管理地方少数民族时,还有哪些机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意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
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
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
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32人
“特悬”:悬挂的乐器—面排列16人
A.贵族生活腐化B.血缘色彩浓厚
C.音乐发展迅速D.社会等级森严
2021-05-19更新 | 409次组卷 | 68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商代甲骨卜辞中,常见到称号为“妇某”或'守某”的人员在执行着商王委派给他们的重大国 家事务,如主持祭祀、率兵征伐、组织向商王的贡纳等。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多认为这些“妇某” “子某”是商王的近亲。这反映出商代
A.官僚制度初步形成B.开始确立"家天下”体制
C.宗法观念影响深远D.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