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开始出现分封制
D.阶级矛盾变尖锐
2019-05-09更新 | 48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考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廊(无)常,惟德是辅”,周公营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是
A.重视民心向背
B.宣扬君权神授
C.实行等级制度
D.依赖家族关系
2019-04-09更新 | 382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A.禅让制B.分封制C.礼乐制D.郡县制
2019-02-03更新 | 433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83次组卷 | 181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
A.宗法制B.禅让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2019-01-30更新 | 201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C.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2019-01-30更新 | 206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西周时期规定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社会等级严格B.血缘与政治结合C.中央集权加强D.青铜制造业发达
8 .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2019-01-30更新 | 5860次组卷 | 9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西周时期,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等级森严的贵族统治阶层,其由高到低的等级序列是
A.天子——卿大夫——诸侯——士
B.天子——卿大夫——士——诸侯
C.士——卿大夫——诸侯——天子
D.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0 . 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帝乙的长子启,因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妻,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这说明:
A.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B.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尚未确立
C.商朝大力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D.商朝政治推行内外服制度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