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殷商时期就有新年祈福的传统。甲骨文中“福”字,形为“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下图),这反映出
A.早期政治制度的血缘宗族基础
B.殷商统治集团尚未高度集权
C.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结合
D.专制王权的独尊地位

2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

材料二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其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吕氏春秋·当务》

材料三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太史据法而争的理由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2018-10-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上,老师叫学生查找课题中的“民主”一词。一位同学找到: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对这两个“民主”班上展开了激烈讨论,以下最合理的一项是( )
A.两个“民主”的意思基本一致,都是指人民能当家作主,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
B.老师所要求查找的“民主”是政治制度,学生找到的“民主”是古人的思想主张
C.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希腊的古代等级社会中,民众都是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可言的
D.学生找到的“民主”指的是最高统治者,课题中的“民主”之“民”是被统治者
4 . 西周时期,受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主要义务是( )
①享有封国的世袭统治权②兼制其他诸侯国③提供军赋和力役④定期朝贡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 . 《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强化王权
C.通过宗法制以巩固奴隶主专制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2018-10-02更新 | 154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运城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百姓”在先秦时期是贵族的统称,直到春秋后半期,宗族逐渐破坏,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代替土地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兴起,“百姓”才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普通庶民相似。这说明
A.先秦时期贵族因姓氏繁杂称“百姓”
B.地主阶级的兴起是贵族衰落的根源
C.土地私有及宗族观念使“百姓”质变
D.“百家争鸣”与“百姓”都承古萌新
2018-09-30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
B.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2018-08-23更新 | 466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临猗县临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
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
B.德治思想逐步形成
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
D.对天的认识理性化
2018-08-21更新 | 147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
2018-07-29更新 | 56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周天子分封时,既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同时又要给于受封者颁赐礼器,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室的这些规定
A.旨在传播周王朝先进的文化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C.凸显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规范了诸侯的日常生活行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