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分散的自然经济B.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
2020-01-01更新 | 272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2019-12-11更新 | 791次组卷 | 12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周自文王以下到幽王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继位为王。由此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谈到中国古代早期形态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他意在强调古代早期政治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构建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D.以宗法关系为基本特征
5 . 明代赵遂认为:“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以至于移诈,谓非封建之弊乎?”作者认为“周衰”的主要原因是
A.人心离散天下大乱
B.分封割据上下失序
C.封建集权国家动荡
D.天子昏庸欺诈渐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019-06-08更新 | 15537次组卷 | 16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这说明
A.周王廷掌握最高专制权力
B.各诸侯国有很大的政治独立性
C.周朝的政治体制较为先进
D.分封制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
8 . 《史记・晋世家》载:“(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邑大朴翼。翼,晋君都邑也。”之后,桓叔之孙晋武公伐翼,灭晋络侯,“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当时
A.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
B.分封制受到较大冲击
C.兼并战争促进国家统一
D.王室与地方矛盾尖锐
2019-05-18更新 | 36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B.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2019-05-14更新 | 459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忻州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
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
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019-05-13更新 | 941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