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商朝,人们对“天”无能为力,只能祈求其保佑。而自周代始,“天”成为真正的人格神,且与君意相关联,君主对它的祭祀再丰厚,若本身没有敬天爱民,也不会受到上天的庇佑。这一变化说明
A.王权必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秩序B.人们对国家治乱原因的认知深化
C.君主权威带有较浓厚的神秘色彩D.儒家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标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周代凡拥有土地且享有名号者,都是享有其领地统治权力的“君主",只是土地有广狭,爵位有尊卑,“君主”的权力大小不同而已。这反映出周代
A.等级秩序逐渐瓦解B.分封制导致诸侯纷争
C.中央集权尚未形成D.天子未得到诸侯拥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且所封诸侯国相间杂处,承担了藩卫王室、分治殷民、向四周开拓等任务。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巩固西周国家政权B.弱化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
C.加速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D.推动贵族世袭和等级特权制度的建立
4 . “纯粹从宗法的观点去看周代的国体,我们可以说封建制度是将家族政治化后的一种政治组织,所谓天子,即是支配同族群体的族长而已!“这说明
A.宗法制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和纽带,二者相辅而行
C.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D.宗法制兼备政治统治和血缘道德制约的双重功能
5 .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材料中评价的制度是
A.分封制B.皇帝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
6 .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蕴含着“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2021-08-16更新 | 257次组卷 | 68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
妻(正室)三哥(20岁)、四哥(17岁)
妾一(侧室)大哥(25岁)
妾二(侧室)二哥(22岁)

A.三哥B.四哥C.大哥D.二哥
8 . 西周时期,周王分封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又产生了众多卿大夫的采邑,采邑又被分成无数大大小小的禄田。诸侯国、采邑(邑、关)、禄田(乡、亭)的名字转变成了“氏”,中国人的姓氏遍地开花。材料反映出
A.周王室注重强化宗法影响B.宗法制削弱了分封制影响
C.中国的姓氏起源于分封制D.分封制深刻影响姓氏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
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
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
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32人
“特悬”:悬挂的乐器—面排列16人
A.贵族生活腐化B.血缘色彩浓厚
C.音乐发展迅速D.社会等级森严
2021-05-19更新 | 413次组卷 | 6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表1是文献中关于周公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周公
文献记载内容
《左传》先君周公制周礼
《礼记》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 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 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A.通过非法夺权方式建立统治B.注重强化贵族等级秩序
C.实现了与周边各族和谐相处D.开创了大一统政治局面
2021-05-15更新 | 431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