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天子即天下之大宗,诸侯即一国之大宗。同姓诸侯相当于天子之小宗,异姓诸侯则通过婚姻,与天子维护甥舅之亲,全国近似于一个大家庭”。这一观点反映中国早期国家制度
A.血缘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结合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结构
D.最高统治集团权力趋向集中
2019-06-28更新 | 312次组卷 | 18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统治者从夏、商得天命又失天命的客事实中,认识到“天命靡常”、“天不可信”,天命不永远固定于一家一姓;天命转移的根本原因,不是祭祀的多少,而是“人事”的兴废,是有德与无德,一再强调要以灭亡了的夏、商两代为鉴。这表明西周统治者认识到
A.国家的兴亡决定于神的意志
B.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敬德保民
C.构建尊卑等级秩序的重要性
D.利用亲族血缘加强政治统治
3 . 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宗法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贵族权力制约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2019-05-18更新 | 303次组卷 | 34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D.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2019-04-27更新 | 1174次组卷 | 49卷引用:西藏昌都第四高级中学2019高三下学期4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5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这表明
A.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B.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D.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2019-04-25更新 | 153次组卷 | 18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2019-04-15更新 | 484次组卷 | 33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2019-01-30更新 | 333次组卷 | 73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10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记载反映了周朝实行(     
A.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B.世袭制、分封制、礼乐制度
C.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D.世袭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