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2020-12-30更新 | 228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齐桓公称霸后一度想攻取鲁国,但齐国谋臣以“鲁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鲁不弃周礼”为由劝阻桓公取鲁,此后,终齐桓之世,齐鲁关系一直密切。材料表明
A.宗法制有效维护了周的统治B.列国之间普遍遵守礼乐制度
C.鲁国忠诚于西周的分封体系D.西周的礼乐制度仍具约束力
3 .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其诸子为争夺爵位而兵戎相见。按照当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齐桓公国君位置的是(  )
A.二儿子,齐桓公正妻所生B.大儿子,齐桓公最宠爱的妾所生
C.三儿子,与大哥同母,手握兵权D.四儿子,为齐桓公最喜爱的儿子
2020-12-21更新 | 423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去年农历二月初二,在上海长大的小明随父母回河南新郑老家参加了黄帝陵拜祖、祭祖大典;回到奶奶家后还发现那里几乎家家都有烧香、叩拜进行祭祖的习俗。这些现象反映了
A.宗法观念影响深远B.封建迷信活动猖獗
C.分封制残余仍存在D.农村教育亟须改革
5 . “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这表明当时
A.王位世袭制度消亡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6 .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这则材料反映周武王分封的对象是
A.功臣B.周王室之姻亲C.王族D.古代帝王之后
7 . 周朝的分封一方面是自上而下一一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逐级分封,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层层拱卫,周王“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据此可知分封制
A.逐渐颠覆了夏商的政治制度B.推动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
C.有利于巩固西周政权的统治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8 . “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园。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该材料主要说明
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B.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
C.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D.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
9 .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最重要的祭祀日,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下列与此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礼乐制D.宗法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的原则与特征,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大的改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同。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A.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B.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
C.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
2020-10-22更新 | 30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