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违背人伦礼仪B.不利于社会进步
C.有利于凝聚宗族D.重视尊卑贵贱
2018-11-05更新 | 144次组卷 | 24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同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黄帝时代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此材料旨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建立集体统治
B.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影响
C.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分封制不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
4 . 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
C.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D.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5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有利于主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
D.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6 . 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B.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C.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7 . 有学者说:“‘诸侯’与‘七雄’均为周天子的附庸,即使周王朝‘令不出国门’之日,它们仍争相‘挟天子而令诸侯’。由于有这么一个‘共主’,古中国甚至没有出现过古西方的所谓‘僭主’。”该学者意在强调:
A.诸侯国不是独立的国家B.分封制不利于专制形成
C.周王与诸侯的从属关系D.中国政治制度优于西方
8 .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B.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
D.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
2016-12-13更新 | 133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016-11-27更新 | 7226次组卷 | 12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