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周王将征服的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功臣良将和先代贵族后裔,并依据礼制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再实行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周王允许层层分封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凝聚宗族的力量
C.树立君主权威D.维护周王室统治
2 . 先秦时期,宗族的个人行为举止都要受到宗法族规、等级礼制的约束。在经济生活中,个体无法独立经营,被牢牢束缚在村社血缘共同体中。这表明先秦宗法制
A.导致了社会各阶层的等级分化B.造就了经济和血缘宗法的结合
C.促成了分封制和礼乐制相结合D.实现了执政集团权力高度集中
2021-05-21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王、卿士与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
A.商王垄断决策权B.政治带着迷信色彩
C.王权受制于族权D.已孕育早期民主制
4 . 自夏朝确立王位世袭制之后,对于王位的继承有“传嫡”和“传贤”两种继承方式,其优劣也曾长期争论不休,但在西周将“传嫡”确立为主要继承方式,并为后世沿用,这是因为
A.“传嫡”“可以选出最合适的人选B.“传贤”让人心服口服更为理性
C.“传嫡”具有神秘迷信色彩D.“传嫡”有利于政权的平稳过渡
5 . 汉字“家”的字义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见下表)。“家”字字义的演变反映出
阶段主要含义史料来源
1氏族宗庙甲骨卜辞
2氏族(宗族)西周金文
3个体家庭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文献

A.宗法制度逐渐走向衰落B.道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
C.血缘政治取代官僚政治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6 . “西周王室采用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材料体现了西周构建的政治体系
A.层层分封、等级森严B.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
C.族权与政权相结合D.大宗与小宗紧密相连
2021-04-20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A.粮食生产极其发达的社会现实B.官营青铜冶炼铸造业技术高超
C.维护奴隶制等级制的基本诉求D.夏商周宗法、分封的基本内容
9 . 西周时通过创造出虚构的、历史化的宗族体系,各不相关的神话传说人物被组合到一个家族之中,从而加速了神话人物向人格化始祖神的转变,同时把宗族意识进一步发展为民族意识。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共同信仰与价值观念强化B.宗法制具有神权色彩
C.神话中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D.各民族共同宗教形成
2021-04-13更新 | 337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春秋时期,虽然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但交战双方约时而战,列队鸣鼓而战,在战争过程中不杀黄口(指小孩)、不擒二毛(指年长之人)是一种普遍的原则。这反映出
A.成年男性成为战争的主体B.诸侯有意控制战争的杀伤
C.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D.社会礼制对战争观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