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在殷商卜辞中,“呼”“令”这类涉及上下级关系的动词越来越多地用于某侯、某伯,这些地方首领因此承担着商王朝的各项事务。这一现象有利于(     
A.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B.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C.密切商朝与方国的联系D.中原文化向边疆的传播
2 . 《三字经》中载:“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据此可知,在夏朝出现了(   
A.社会等级制度B.财产私有制C.王位世袭制D.内外服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的的宗法制不仅指宗族内部血缘关系的亲疏原则,更重要的是这种宗族的血缘亲疏关系与西周整个政权结构的结合,即所谓宗统和君统的结合。这说明西周时期
A.家国同构理念开始形成B.周王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C.血缘政治获得较大发展D.传统权力分配方式改变
4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族血缘关系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D.安土重迁理念
2021-02-28更新 | 913次组卷 | 96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九八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锡命,即赐命,因锡命之时必有简策,故又称之为“策名”。所谓锡命制度,是指周天子进行封建诸侯、命官赋职、赏赉有功等活动时所举行的隆重典礼。据此可知,西周的锡命制度
A.便于周朝直接管理地方B.强化了周王专制王权
C.彰显了周王的共主地位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6 . 山东素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也被称作齐鲁大地,其中“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贵族制
2021-02-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当今民间的修“家谱”,“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现象,源起于
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王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西周晚期,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分封制取代禅让制B.具有原始民主传统
C.君王权力遭到严重削弱D.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10 . 据《尚书·牧誓》载,至武王灭商,周已有“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等职官。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呼吁“将士们!你们如果不努力,就会对你们自身有所惩罚”。这一记载反映了西周
A.天子处于至高无上地位B.出现了王权专制的萌芽
C.中央政治机构比较健全D.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体制
2021-01-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为明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