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只重才干轻视道德的弊端B.该选官制度无法选拔人才
C.只重出身导致底层入仕困难D.人为操作使其偏离了初衷
2 .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司马迁的《史记》是典例。其文字精炼,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是部兼具史学与文学特色的名著。下列记载可能在《史记》中找到的是(     
①北京人用火   ②禹建立夏朝   ③秦始皇统一   ④汉景帝削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
3 . 《汉书》中记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下列各项中,有类似功能的中央机构或官职有哪些(       
①汉朝大鸿胪       ②唐朝御史台     ③元朝宣政院       ④清朝理藩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11-0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祖选用地方官吏的做法:“五代藩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污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的做法(     
A.纵容官员腐败乱纪B.凸显崇文抑武方针
C.注重权力制约平衡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后汉书·郭陈列传》记载:“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罚,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尚书台成为当时行政中枢   ②三省六部制已正式形成
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④统治者着眼于加强集权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武帝时期,中朝官员的品级,通常比较低下。《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提拔严助为中大夫,“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由此可知,汉武帝在政治上
A.以小御大,以内御外B.集体决策,集思广益
C.加强监督,防止腐败D.内重外轻,加强皇权
2022-06-27更新 | 738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史料记载:“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推动这“一大变革”的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8 . 据《元史》记载:“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人,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关于宣政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管理全国佛教僧徒事务B.能够管辖藏族军民政教事务
C.管辖西藏、新疆和青海地区D.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称帝师
2022-04-15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文献通考》记载:“延康(东汉献帝)元年,尚书陈群以为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下列关于“九品官人法”的解读,正确的是
A.由“中正官”根据出身门楣评定人物的才能
B.是各个州郡县选拔各自地方官员的选官制度
C.考选方式封闭,造成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D.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打破门第界限
2022-05-11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及选考科目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洪迈《容斋随笔》记载:“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以下对“唐世科举”表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②分为常科和特科
③明经与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④考试合格可以直接任官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