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1 . 唐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对文成公主赞誉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A.密切了汉藏的文化交流B.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治理
C.增进了汉藏的贸易往来D.开创了古代中国和亲政策
2 . 宋代台谏选任的整个过程构成了一个系统程序:侍从荐举―宰执进拟―君主亲擢―中书除授―给舍封驳,以君主为决策中心,环环相扣,互相制维。这体现出宋代
A.中央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B.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C.提高了监察机构独立运作能力D.监察队伍建设具有制度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1213年)“四选”官员(吏部铨选的四类官员)人数统计表。据此可得出的史实是,南宋
A.冗官现象最终得以解决B.平民入仕受到一定阻碍
C.科举制发展到成熟阶段D.士大夫阶层的日益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学者统计,从《晋书》到《唐书》等官修正史,《列传》中大量记载了家族谱系,而《宋史》以后历代正史的《列传》部分,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书,少有家族的叙述。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修史体例的改变B.加强官员考核
C.重文轻武的风气D.官员的平民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并限制世家大族“与孤寒竞争”,同时严防考官营私、考生作弊,全凭经义诗赋和策论取士,个人的知识和才能在科举考试中占主导地位。由此可知,宋代科举:
A.推动了词曲文学发展B.引领了科学研究风气
C.提高了基层官员的地位D.提升了用人取士的信度
2020-11-01更新 | 323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冶式的“机会均等冶……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2020-11-01更新 | 13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8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二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1)根据材料一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的政治制度。简述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材料中问题的?
9 . 下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类型来源
生徒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
乡贡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
制举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
A.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B.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C.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D.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2020-10-19更新 | 621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汉朝中央政府为经略边疆而设立的不同机构。

机构管理范围职能
郡县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
属国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首长负责
都护府、校尉、中郎将、将军等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管理民政、军政和屯田

材料二: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不仅可以及时掌握边疆地区的情况,也可以防御来犯之敌。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来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了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毋赋税”等政策。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和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经略边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经略边疆的意义。
2020-10-15更新 | 97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