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唐代之前的谏官隶属于宰相,“以绳纠天子”;北宋的谏官开始纠弹宰相和百官;明洪武十五年裁谏官,“唯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及百官”。这一进程表明
A.谏官职责趋于明确
B.宰相权力受到制约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监察制度走向成熟
17-18高二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兼顾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这表明
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B.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C.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2018-06-10更新 | 7722次组卷 | 120卷引用: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 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
北宋(71)南宋(62)
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
此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018-06-09更新 | 10845次组卷 | 163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III卷)
6 .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018-06-09更新 | 16332次组卷 | 262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II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现代史家对赵匡胤某次军事行动部署的研究资料选录。
记述出处
显德六年十二月,先派韩令坤、张令铎“领兵巡北边”《宋史》 之《韩令坤传》《张令铎传》
显德七年正月初二,令慕容延钊率禁军“先行”,进军的目标是河北真定。《宋史·慕容延钊传》
真定为河北枢纽,“谋河北,舍真定无议矣。” 《宋史·宋庠传》

据此可知
A.赵匡胤为决战契丹精心部署B.赵匡胤为夺位谋划周密
C.宋太祖军事成功是顺应天意D.宋太祖计划在河北定都
2018-06-07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学科网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教师版
8 . 下表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的诸侯王,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汉高祖时期
西汉初年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A.有效防止割据分裂因素
B.剪除异姓王加强了集权
C.大封同姓王以屏藩朝廷
D.皇权存在新的潜在威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蛊,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
A.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
B.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C.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
D.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
2018-05-31更新 | 1212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承智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后长安四年,监察御史弹劾宰相苏味然贪赃,使之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召诸御史,责之曰:“近日弹事,不请示大夫,礼乎?”众不敢对。至忠进日:“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各得弹事,不相关白(注·即陈述),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御史中丞宋璟在则天朝以频论得失,为幸臣所不容,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皆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不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对此,武后亦无可奈何。

——摘编自储考山、何平立、来可泓《中国政治制度史》


阅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予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