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正、范仲淹、韩琦、王安石无疑全是声名卓著的宋代宰辅。经查,他们四位共有女婿十人,其中居然有五人门第不足称道,以致家世难以考索。这与唐代宰相“女为王妃,男尚主”相比,差别显而易见。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发展B.社会等级观念消除
C.婚姻观念的变化D.民主科学观念传入
2022-02-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下图是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区划示意图(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王朝是如何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并结合所学,指出实行郡县制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示指出汉初实行这一制度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2022-02-09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三省六部制强化了君主集权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
C.给事中负有起草政令的职权D.门下省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
2021-11-25更新 | 1265次组卷 | 38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枢密使一职在五代被武臣掌握,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职权范围逐渐扩大。宋代枢密使任职者由武将转为文官,职权范围也逐渐缩小。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
A.防止武将专权B.重视分割宰相之权C.注重监察地方D.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2021-11-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郡国岁举孝廉,……(并)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明变决断。”这是中国古代某一帝王确立的选官标准。下列各项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以客出仕”B.“察举征辟”C.“九品官人”D.“科举取士”
2021-11-09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演变简表

朝代时间主要制度
西周到春秋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476世官制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21举荐、军功授爵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代公元前202—一公元220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220581九品中正制
隋——清5811912科举制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

——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1)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美国家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原因,简要说明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等政绩卓异者,经内外大员保举,考试合格入选。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由此可见清代
A.监察官员需具备高尚品德B.构建起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C.监察官员的选拔比较严格D.监察官员选拔存在腐败现象
2021-10-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迎合了阶层关系变动B.具有很强的民主性
C.官吏选拔日益透明化D.官吏选拔方式多样
2021-10-14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代在规定王侯、公卿、御史、将军及郡守拥有察举资格的同时,要求朝中高级官员的子弟不得察举为孝廉。这一要求
A.旨在规范官员任职资格B.保证了察举制贯彻执行
C.有利于提高选官的质量D.将人才选拔权收归中央
2021-10-1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