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3 道试题
1 . 某学者在论述中国古代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时说:“(该制度)是中央侵入了地方。”并进一步指出,当时的地方政府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由此可知,该学者所述制度应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督抚制
2 .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主张的主要用意是
A.使庶子获得封地B.突显统治者恩德
C.强化中央集权D.瓦解旧土地制度
2022-01-27更新 | 597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表明唐代中枢决策
A.提高对官员有效监察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一定程度减少了失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汉时期,汉武帝会亲自过问一切政务,让九卿和丞相不得直接奏事,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的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汉武帝的这个措施推动形成的制度是(  )
A.刺史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均输平准制度D.中朝制度
2022-01-23更新 | 494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德高望重官员担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
C.削弱了地方官员的特权D.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能力
2022-01-20更新 | 220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段考历史试题
7 . 史载:(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边睡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及其所辖机构,参用当地的土官任职。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地方的唯一机构
B.反映了当时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C.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行省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2022-01-20更新 | 142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汉代的选官制度下,往往因为某类需求而进行特殊选举,如朝廷需派人出使西域,或军队需要军事人才,或黄河决口,需要晓习治水的人,既可以由地方推荐也可以毛遂自荐,这一政治实践
A.体现了因能授任的特点B.增强地方治理的自主性
C.提高了中枢机构的效率D.使社会阶层流动性提高
9 . 唐初地方节度使只掌管军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A.反映专制集权的进一步发展B.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
C.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和控制D.有利于选官制度的完善
2022-01-04更新 | 443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顾炎武则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据此可知二者都
A.主张取消中央集权B.关注现实政治的弊病
C.反对君主专制D.主张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