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690年,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       
A.宰相的权力已经被架空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
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D.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登科记考》记载,唐代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数大体在43万人左右。科举制使受教育的人数大大增加,大批的读书人被吸引在科举制的周围。然而,登科及第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处在考试—落第一再考试—再落第的循环中。还有一些人是考取了功名而未做官或官员离职家居的。这一现象(     
A.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竞争力B.扩大了唐政府的社会基础
C.顺应了主流意识形态嬗变D.构筑了基层社会文化核心
3 .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汉(     
A.加强了政府的经济职能B.市场监管体系比较完善
C.掠夺了富商大贾的钱财D.废除了官营的经济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以下是《唐会要》中关于尚书仆射的记载。

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的设置(     
A.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B.受到选官制度的直接影响
C.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D.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会要·职官志》记载,北宋前期,“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这一记载说明,北宋前期
A.君权行使受到宰相制约B.实行宰相集体领导制
C.宰相制度承接唐代旧制D.政府机构臃肿局面凸显
2022-04-1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据《汉书·高帝纪》记载,皇帝的诏书,往往是由御史大夫下发丞相,再由丞相下发各地。据此可知,高帝时期
A.中央集权大大增强B.丞相职权严重削弱
C.监察官员位高权重D.皇权制约机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据此可知,汉武帝
A.规范了人才选拔标准B.整顿了基层治理秩序
C.加强了选官制度管理D.消除了王国问题隐患
2021-12-0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窃议武则天而引其不悦,后被诬治罪。敕文到达,刘祎之拒受,曰:“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终被赐死于家。由此可知(     
A.唐代中书门下是当时中央最高决策机构B.武则天时期相权占据上风
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程序D.三省六部制已经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东汉《曹全碑》记载,曹氏家族从曹敏至曹全历五代,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升;曹氏族人“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枝叶分布,所在为雄"。这一现象反映出
A.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皇权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自上而下的选拔机制遭破坏D.察举制度在实施中弊端显现
2022-01-20更新 | 234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是宋元文献的部分记载。由此可认定的史实是
记载文献
(赵)普曰:“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责天下自安矣。”上(宋太祖)曰:“卿无复言,吾已喻矣。”于是召集石守信等饮酒,释其兵权。[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太祖即位后,禁军将帅自恃功高,所以“多银赛(傲慢无礼)”,太祖收其兵权[宋]王巩《闻见近录》
“艺祖(赵匡胤)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宋]脱脱《宋史》
A.宋太祖强化了对军队的控制B.宋太祖以和平方式收回兵权
C.北宋初期武将危及君主集权D.宋太祖制定了重文轻武策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