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柳芳《氏族传》记载,隋代实行分科取士政策之后,时人称此举导致了“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
A.扩大了隋朝的统治基础B.彻底的打击了士族势力
C.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D.推动了社会生活世俗化
2021-07-06更新 | 267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2021-09-03更新 | 494次组卷 | 62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元代《中庵集》中记载:“天子理万物”,无法亲自处理之事,则交由中书代为。中书省,以天子之令,执宰天下,“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A.中书省出现擅权现象B.皇权独尊受到威胁
C.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D.宰相权力得到加强
2022-02-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平民没有上升的空间,缺乏入仕途径
B.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
C.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D.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2019-11-06更新 | 106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根据历史记载,发现西汉的“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贵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强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这说明当时(     )
A.官位基本上被上层社会控制B.察举制不能有效地选拔人才
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了加强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趋尖锐
7 . 《新唐书·兵志》记载:“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汉郡国并行B.汉末军阀割据
C.唐朝藩镇割据D.唐末宦官专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记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A.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
B.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必究
D.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2019-04-13更新 | 481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2019-01-30更新 | 2627次组卷 | 98卷引用:【市级联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
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支派103372110761220
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
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2018-09-06更新 | 626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