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间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这段记载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以孝廉作为选官的标准B.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推动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2022-08-02更新 | 908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
2021-11-25更新 | 1262次组卷 | 38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杜佑《通典》记载:唐初科举制“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管兵,内外族婚…(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由此可知唐朝( )
①科举有严格的资格审核制度②选官完全以门第出身为标准
③统治者受重农抑商观念影响④科举制度有一定的出身限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代西南地区土司在朝贡和入觐方面事例甚多,《元史》中常有“来贡方物”的记载。在出兵征伐方面,土司常奉中央王朝之命率士兵平叛,有的土司还“以疾薨于师”。这说明元代
A.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消除B.边疆治理奉行因地制宜原则
C.土司对朝廷的归属感较强D.土司制使各民族间地位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户部尚书度支郎中、员外郎在管理全国租赋、物产以及水陆收入时,“岁计所出;而支调之,以近及远,与中书门下议定乃奏”。这反映出,唐代
A.地方财政权集于皇帝手中B.朝廷注意削弱地方的实力
C.重视加强三省人员的合作D.宰相之间的制衡关系明显
7 .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准备下达修洛阳宫的指令时,门下省给事中张玄素极言:“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最后,门下省根据谏言阻止指令下达。这反映出当时
A.门下省成为决策中心B.皇权为大臣所操纵
C.中枢决策程序制度化D.社会崇尚简朴之风
8 . 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A.皇权被削B.相权得到加强C.中书省独揽大权D.中书省职能专一
2021-09-25更新 | 364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历史
9 . 由以下司马迁对历史细节的记载可知,汉初(   
(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出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汉高祖)于白登……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黑马),南方尽骍马(红马)出自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A.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B.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
C.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D.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汉书》记载:……光元年冬十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禅让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1-02-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