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但到秦汉时期便不同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武帝时确立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及积极影响。
2022-12-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其中为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政治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派张骞出使西域C.设置中朝D.推行均输平准
2022-01-10更新 | 680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2021-12-07更新 | 309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
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行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公平、公正
2020-04-17更新 | 322次组卷 | 79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该制度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孝廉,父别居”
2018-11-19更新 | 67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曾专门撰文揭露历朝正史中的隐讳问题。他对史书中的隐讳,通常持批评态度。但是,对于《明史》,他却没有提到隐讳之事,因为该书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编修的。据此可知
A.《明史》体现秉笔直书的修史原则
B.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C.清代学者修史不再重视隐讳问题
D.史书编撰在清代达到了最高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D.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2016-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40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元世祖时)议立三省。侍御史高鸣上封事曰:‘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改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且多置官者,求免失政也……政贵得人不贵多,不如一省便。’”元世祖接受这一建议,在中央设立(  )
A.三省六部B.中书省
C.军机处D.内阁
9 . 《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统治者
A.推行郡国并行制
B.强化君主专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解决土地兼并
10 . 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B.三省相互牵制
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D.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