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据殷墟卜辞记载,历代商王都以天干为名号,如大乙(太祖子履,即商汤)、太甲(太宗子至)盛庚(圆耀子旬)、武丁(高宗子昭)、帝辛(纣王子寿)等。这一现象可能直接涉及到商代的(     
A.国家组织形式B.王位继承法
C.诸子分封次序D.内外服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学者研究,殷商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名的“诸妇”多达204位,这些女性贵族可参与祭祀、军事等国家管理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出征,战功赫赫。这表明,在商代(     
A.阶级分化尚不明显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存在母权制度残余D.奴隶制度日渐成熟
3 . 有学者指出:“商代的鄙(都城之外七十至一百里内称蒿、鄙等)虽处于最高政治区域的边缘,但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邑,而是处于边鄙群邑的中心地位,故其属下亦有数量不等的小邑。”由此可见,商代“鄙”是
A.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区域B.天子直接控制的行政区域
C.远离政治中心的外服区域D.方国部族的统治中心区域
2022-04-22更新 | 765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某校2022届高三毕业班模拟训练(三)历史试题
4 . 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商王直接统治区域外存在众多“方国”。但方国在被征服,领土纳入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后,不再称“方”:其首领名之日“侯”,不得称“白”(伯),应定期向商王朝纳贡和出兵助讨。这一变动
A.有利于强化商王权威B.表明商王权力高度集中
C.说明方国体制已瓦解D.反映出商朝统治不稳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形成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2020-10-10更新 | 263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商朝建立后把天命作为统治的重要依据,并认为天命永固,不可剥夺。周人灭商号称是恭行天之罚,并宣扬是获取天命的依据。周人的做法
A.揭示了古代社会兴衰规律B.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要求D.影响了后世王朝执政思想
2020-06-08更新 | 872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7 . 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这一记载的主旨是
A.商王权力受神权制约B.殷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C.商汤灭夏乃以暴制暴D.君王顺应民心方能功成名就
2020-03-24更新 | 1005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3月在线质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
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
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019-05-13更新 | 939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
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C.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D.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
2019-03-12更新 | 3108次组卷 | 22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美国学者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作者实质上强调的是
A.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
B.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C.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
D.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